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洪武

Table of Contents

第2章 童年-朱重八

◆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
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都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贫农(至少三代)
生卒:1328—1398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
父亲  朱五四  农民
母亲  陈氏  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1328年—1344年 放牛
1344年—1347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
1347年—1352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年—1368年 造反(这个猛)
1368年—1398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第3章 灾难

◆ 元至正四年(1344)到来了。这一年刚开始,元帝国的头头脑脑们就收到了两个消息。首先是黄河泛滥了,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

◆ 灾难到来后,

  • 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亲饿死,
  • 初九大哥饿死,
  • 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
  • 二十二日母亲饿死。

如果说这是日记的话,那应该是世界上最悲惨的日记之一。

◆ 朱重八的姐姐已经出嫁,三哥去做了倒插门。

  • 除了朱重八的二哥,这个家庭已经没有了其他成员。
  • 十七岁的朱重八,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
  •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他唯一的宣泄方式是痛哭。
  • 可是哭完了,他还要面对一个重要的问题——埋葬他的父母,可是没有棺材、没有寿衣、没有坟地。
  • 他只能去找地主刘德,求刘德看在父亲给他当了一辈子佃户的分上,找个地方埋了他爹。
  • 刘德干净利落地拒绝了他,原因很简单,你父母死了,关我何事,给我干活,我也给过他饭吃。
  • 朱重八没有办法,只能和他的二哥用草席盖着亲人的尸体,然后拿门板抬着到处走,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地方埋葬父母。
  • 可是天下虽大,到处都是土地,却没有一块是属于他们的。
  • 幸好有好心人看到他们确实可怜,终于给了他们一块地方埋葬父母。
  • “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倘佯。
  • ”这是后来能吃饱饭的朱元璋的情感回忆。
  • 朱重八不明白,自己的父母在土地上耕作了一辈子,却在死后连入土为安都做不到。
  • 地主从来不种地,却衣食无忧。为什么?
  • 可他此时也无法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他也要吃饭,他要活下去。
  • 在绝望的时候,朱重八不止一次地祈求上天,从道教的太上老君到佛教的如来佛祖,只要他能知道名字的都祈求到了,祈祷的唯一内容只是希望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下去,有口饭吃。
  • 但结果让他很失望,于是他那幼小的心灵开始变得冰冷,他知道没有人能救他,除了他自己。
  • 复仇的火焰开始在他心底燃烧。如此的痛苦,使他从脆弱到坚强。为了有饭吃,他决定去当和尚。

第4章 踏上征途-汤和-周德兴

◆ 就在此时,一封信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幼年时候的朋友 汤和 写了一封信给他,信的内容是自己做了起义军的千户,希望朱重八也来参加起义军,共图富贵。朱重八看过后,不动声色,将信烧掉了。他还没有去参加起义的心理准备。然而晚上,他的师兄告诉他,有人已经知道了他看义军信件的事情,准备去告发他。朱重八终于被逼上了绝路。接下来的是痛苦的思考和抉择,朱重八面前有三条路:

  • 一、守在寺庙里;
  • 二、逃跑;
  • 三、造反。

  朱重八也拿不定主意,他找到了一个人,问他的意见。这个人叫 周德兴 ,我们后面还要经常提到他。周德兴似乎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他给朱重八的建议是算一卦(这是什么主意),看哪一条路合适。算卦的结果是“ 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 ”,意思是逃跑、待在这里都不吉利,去造反还可能没事。朱重八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自己不过想要老老实实地过日子、种两亩地、孝敬父母,却做不到。父母负担着沉重的田赋和徭役,没有一天不是勤勤恳恳地干活,还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躲到寺庙里不过想混口饭吃,如今又被人告发,可能要掉脑袋。忍无可忍。那就反了吧!反他娘的!没人愿意打仗,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然而逼上梁山,是他们唯一的宿命。所以我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确实是值得肯定的,他们也许不是那么厚道,他们也许有着自己的各种打算,但他们确实别无选择。汤和就这样成了朱重八的第一个战友。他在今后的日子里将陪同朱重八一起走完这条艰苦的道路。然而汤和也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居然是唯一一个陪他走完这条路的人。

第5章 就从这里起步-郭子兴

◆ 于是他骑马赶到了城门口,看见了一个相貌奇怪的人。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个人的相貌是地包天,下巴突出,更奇特的是,他的额头也是向前凸出的,具体形状大概类似独门兵器月牙铲,上下凸,中间凹(参见朱元璋同志画像)。郭子兴走到朱重八的面前,让人松开绑,问他:

“你是奸细吗?来干什么?”
朱重八平静地回答:“我不是奸细,我是来投军的。”
郭子兴笑了:“什么时候了,还有人来投军?你不用狡辩,等会儿就把你拉出去杀头!”
朱重八回答:“喔。”

  郭子兴看着朱重八的眼睛,希望能看到慌乱,这是他平时的乐趣之一。但在这个人的眼睛里,他看到的只有镇定。郭子兴不敢小看这个人了,很明显,这是一个吓不倒的人。于是他认真地询问了朱重八的名字、来历,当朱重八说出是千户长汤和介绍他来时,郭子兴这才明白,这个人真的是来投军的。朱重八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于是他没有将朱重八编入汤和的部队,而是将他放在自己身边,当自己的亲兵(警卫员)。

◆ 在军队里,朱重八很快就表现出了他的才能。比起其他的农民兵士,他是一个很突出的人,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很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注意这个特点),还很讲义气,有危险的时候第一个上,这一切都让他有了崇高的威信。加上他的同乡汤和帮忙,他在当士兵两个月后,被提拔为九人长。这是他的第一个官职。作为郭子兴的亲兵长,朱重八是很称职的。他不像其他的士兵,从不贪图财物,每次得到战利品,就献给郭子兴,如果得到赏赐,就分给士兵。由于他很有天赋,自学过一些字,分析问题准确,郭子兴渐渐把他当成自己的智囊,朱重八在军中的地位也逐渐重要起来。也就在此时,朱重八将他的名字改成了朱元璋。 所谓璋,是一种尖锐的玉器,这个朱元璋实际上就是诛元璋,朱重八把他自己比成诛灭元朝的利器,而这一利器正是元朝的统治者自己铸造出来的。 在今后的二十年里,他们都将畏惧这个名字。

◆ 在军队中,汤和算是个奇特的人。他在朱元璋刚参军时,已经是千户,但他却很尊敬朱元璋。在军营里,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官职高得多的汤和总是走在士兵朱元璋的后边,并且毫不在意他人的眼神,更奇特的是朱元璋似乎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从没有推托过。我们不得不佩服汤和的远见,他知道朱元璋远非池中物,用今天的话说,他很识时务。相信也正是这个优点,使得他能够在后来的腥风血雨中幸存下来。

◆ 在军队里,朱元璋娶了老婆。与后来的那些妃嫔相比,这个老婆可以算是朱元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个女孩是郭子兴的义女,她的父亲姓马,是郭子兴的朋友,后来死去,将这个女孩托付给郭子兴,女孩名字不详,军队里的人都叫她马姑娘。就这样,朱元璋成了元帅的女婿,而郭子兴则多了一个帮手。

第6章 储蓄资本

◆ 在占据了滁州后,朱元璋又迎来了三个重要的人,分别是他的侄子朱文正、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请大家记住这几个名字,他们都将是后来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的主角。此时的朱元璋手下兵精将强,谋士如云,并占据了滁州这个进可攻退可守的险要之地,他的眼界已经不是小小的濠州,也不是滁州,而是天下!这一年,他二十六岁。

◆ 朱元璋的顺利似乎并不能给他的岳父带来好运。郭子兴此时正被整得够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批斗,每次开会总是四个批一个。孙德崖几次都想下手,想想朱元璋就在不远的地方,实在不好善后,于是他就把郭子兴挤出了濠州城,让他下岗,自谋出路。此时的郭子兴才明白了人生的艰难。他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去投靠他的女婿朱元璋,但想想自己以前那样对他,他还能善待自己吗?到了滁州,他的顾虑打消了。朱元璋不但不念旧恶,而且还把统帅的位置让给了他,更让人吃惊的是,朱元璋做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决定。他决定把自己属下三万精兵的指挥权让给郭子兴。统帅的位置也就罢了,毕竟是个虚的,但兵权也交出去,就让人吃惊了,郭子兴百感交集,他其实从来没有信任过这个女婿,甚至还考虑过害他。他也曾问过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朱元璋诚恳地说,如果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不能忘记您的恩德。郭子兴终于明白,自己错了,朱元璋是对的。当得知这个消息后,原先企图杀害朱元璋的人也对他敬佩万分,这中间包括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一个人要显示自己的力量,从来不是靠暴力,挑战这一准则的人必然会被历史从强者的行列中淘汰,历来如此。郭子兴带了自己的几万人来,滁州的粮食不够吃了,朱元璋进攻和州,攻下来后就住在那里,将滁州让给了郭子兴。

第7章 霸业的开始

◆ 由于船只太差,而且过于小看集庆的城防,朱元璋于至正十五年(1355)八月和九月连续两次攻击集庆,都被元军击败。然而失败对朱元璋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在这两次战斗中,郭天叙和张天祐都战死了,朱元璋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都元帅。第二年(1356),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进攻集庆,用了十天时间攻破了集庆,并改集庆为应天。穷人朱元璋终于摆脱了凤阳,摆脱了濠州,摆脱了滁州,来到了富裕的南京,但真正的事业才刚开始,继续努力!

第8章 可怕的对手-陈友谅

陈友谅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 用八个字可以形容他, 心黑手狠,胆大妄为
  • 从他后来的行为看,确实没有什么是他不敢干的,别人把义气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却把义气当成狗屎。
  • 别人不敢杀上司、杀兄弟,他干起来毫不犹豫,干完后还大大咧咧地承认,就是我干的,你能怎么地?
  • 要分析这个人物,需要从他的童年说起。
  • 他本是渔民,而且还是那种最低等的渔民,这种渔民在元代一般不上岸,吃住都在船上,村民都不和他们打交道,因为他们身上总是有着挥之不去的鱼腥味。
  • 陈友谅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从小就饱受别人的歧视、唾骂,以及那种看见他就躲得远远的行动和眼神,使得他心中有着深厚的自卑感。
  • 对他而言,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靠自己!
  • 他努力读书,终于在当地县衙找到了一份写作文书的工作,但这个工作并没有给他带来尊严,那些瞧不起他的人依旧瞧不起他,时常听见的低语声和议论声让他发疯。
  • 原来读书也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在长时间的思考后,陈友谅似乎终于找到了一条可以让别人敬重自己的方法。
  • 往上爬,不断地往上爬,直到那最高的顶点,那些瞧不起我的人最终要在我的面前低下头来。
  • 于是,当徐寿辉的起义军来到家乡时,本是元朝政府公务员的陈友谅参加了起义,将矛头对准了发工资给他的元朝。
  • 他参加起义的动机明显与那些贫苦农民不同,这动机是一个信号,代表着在陈友谅的心中,信义和忠诚不存在。
  • 在他的心中,唯一重要的就是权力和地位,是当他高高在上的时候,无人再敢藐视他!
  • 在陈友谅所学习的东西中,四书五经和经史子集都是不重要的,他掌握得最好的是“杀人灭口”、“斩草除根”、“无毒不丈夫”之类的人生哲学,厚黑学应该也是他的专长。
  • 倪文俊欣赏的也就是他这一点,但他想不到的是,有一天,陈友谅会把这一招用在自己身上。
  • 倪文俊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跑到陈友谅处时,陈友谅仍然友善地接待了他,为他准备了房间和换洗的衣服,陪他谈话。
  • 倪文俊顿感自己没有看错人,便把内幕和盘托出,越说越气愤,流下了眼泪。
  • 陈友谅平静地看着他,问出了关键的一句话:“赵普胜他们怎么样了?”听到这话,倪文俊更是悲从心中起:“他们那几个人,你还不知道,都是徐寿辉的死党,不过,我们联手,一定可以打败他们。”好了,这就够了,我不用再问了。
  • 一天之后,汉阳的徐寿辉收到了倪文俊的头颅。

第9章 可怕的陈友谅

  • 至正二十年六月十六日(够精确),陈友谅率领十万军队顺江而下攻克朱元璋的采石,他邀请徐寿辉去采石城的五通庙拜神,徐寿辉一向对这些活动很是热衷,于是他应邀来到了庙里。
  • 当他来到庙里时,陈友谅正站在窗前,身边站着两个卫士,外面下着很大的雨。
  • 陈友谅没有理他,徐寿辉多少有些尴尬,他走到陈友谅身边,以一种近乎讨好的语气说道:“我们就要打下应天了,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 ”陈友谅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说:“可惜你看不到那一天了。
  • ”徐寿辉蒙了,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一天的到来,但当它到来时,还是那么残酷。
  • 两个人都不说话了。死一般的沉默。徐寿辉的汗和眼泪都下来了,他心中的恐惧就像一只大手将他拖入无底深渊。
  • “我把皇位让给你,我做平章,你看这样行吗?”陈友谅终于回头了,他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徐寿辉,说出了徐一生中听到的最后一句话:“你是怎么在这个乱世上生存下来的?”
  • 卫士上前,用预先准备好的铁锤打碎了徐寿辉的脑袋。徐寿辉倒下时最后看到的是陈友谅那冰冷的目光。
  • 卫士们洗干了前任老板的血迹,布置好大殿,因为这里马上就要举行新皇帝的登基大典。
  • 至正二十年六月十六日,陈友谅在暴风雨中,于五通庙登基为帝,定国号为汉。

◆ 陈友谅虽然算是个不折不扣的不讲道义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敢做敢当的人,他的大汉国的年号是“ 大义 ”。真是够狠,弑君夺位的人居然敢把自己的年号取为大义,这件事告诉我们,陈友谅是一个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在他眼里,什么仁义道德都是狗屁,你们不是不齿于弑君的行为吗?道学先生们,我就做给你们看看,我的年号就叫大义!

◆ 同年七月, 张士诚 大举进攻朱元璋控制的镇江,朱元璋早有准备,命令当时手下的王牌将领徐达和常遇春应战,大败张军于龙潭。然后猛将常遇春一路打过去,到第二年(1357年)攻克了常州,之后在攻克宁国的战斗中,常遇春充分继承了夏侯惇受伤不下火线的精神,身中三箭(贯通伤)仍然坚持作战,又攻下了宁国。张士诚一败涂地。

常遇春

常遇春常遇春跟随朱元璋的时间并不长,他于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攻克和州的时候才来投奔 。虽然晚来,他却一点也不客气,开口就说,我到这里来就是当先锋的,把先锋印给我吧。

  • 朱元璋见过的狂人不少,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狂的,他很生气地说:“你小子不过是个吃不饱饭的难民,到我这里来混饭吃的,我怎么可能给你这样的官位呢?”(《明史纪事本末》)常遇春却笑着说:“你等着看吧。”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 在朱元璋攻克采石的战役中,元朝军队在岸边列阵,朱元璋的水军无法靠近,看着干着急。
  • 正在此时,常遇春的船只经过,朱元璋顿时想起了他的话,对常遇春大喝道:“小子,你不是要当先锋吗,现在是时候了!”
  • 常遇春应声奋勇向前,单枪匹马持长戈向岸边元军刺去,元军接住了他的长戈(遇春应声,奋戈直前,敌接其矛),却没有想到常遇春的目的正是在此,他手握长戈顺势跳上了岸边(这似乎是个撑杆跳的动作),连杀数人开辟了滩头阵地,后面士兵一拥而上,占领了采石。
  • 此战后,朱元璋重新认识了这个叫常遇春的年轻人,并亲自授予他总督府先锋的官位。
  • 常遇春是个天生的先锋材料,他善于使用骑兵进行突破,选择进攻位置准确,能冷静判断战场形势。
  •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武林高手,个人武艺也甚是了得,这一优点在后来起了极大的作用。
  • 但他也有个致命的弱点,他嗜好杀戮,而且是最不道德的那种——杀降。 古语有云,杀降不祥,从道义上说,对方已经投降,再动手似乎就不那么光彩,可他偏偏嗜好这个,这个嗜好也为朱元璋惹来了大祸。

第10章 决战不可避免(1)

◆ 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张士诚比较弱,希望先对付他,并利用占据的江浙一带土地扩张自己的势力,从而与陈友谅决战。

◆ 朱元璋对他的谋士们说,你们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你们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张士诚的特点是器小,陈友谅的特点是志骄;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如果我进攻陈友谅,张士诚必然不会救他;而进攻张士诚,陈友谅就一定会动员全国兵力来救,我就要两线作战,到时就很难说了。

◆ 至正十九年(1359),陈友谅已经完全控制了天完国,他的兵比朱元璋多,训练水平也比朱元璋的士兵高,更要命的是,他的长处正是朱元璋的短处——水军。陈友谅占据了湖北和江西,也就是说,他占据了长江上游,而朱元璋占据的应天是下游,必须要仰首而战,由于他们正好在一条水路上,水战就成为不可避免的战争方式。朱元璋一再避免决战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 至正十九年十一月,常遇春率部攻克池州。陈友谅大为吃惊,准备安排部队夺回,但事情泄漏,朱元璋有了准备,命令徐达与常遇春采用伏击方式作战,常遇春与徐达在九华山下设伏,打败了陈友谅的军队,并俘获了三千人。此时,常遇春的老毛病犯了,他对徐达说,我要杀掉这三千人,徐达坚决不同意,并表示要上报朱元璋,但他没有想到常遇春胆子大到惊人的程度,竟敢不经过请示,连夜将三千人全部活埋了!常遇春杀降是有目的的,他留下了几个人没有活埋,让他们回去给陈友谅带去了一句话。我是常遇春,是我打败了你!

◆ 陈友谅真的愤怒了,自他从军以来,没有人敢再欺负他,在他面前总是畏畏缩缩的,常遇春何许人也,居然敢向自己挑衅!

  • 他终于动手了,这次不再是小打小闹了,而是打到应天,把朱元璋赶回去种田!当然这是朱元璋所不愿意看到的。这次常遇春是真的把狼招来了。
  •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率领他全中国最强大的舰队向应天进发,他的战船名字十分威风,在此要详细说说,分别是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鳌等,就差取名为惊破天了。
  • 船名威风,那么战船呢?应该说战船也很厉害,这些战船大都有三层楼高,各种火炮齐备,用这样的船来与朱元璋的渔船打仗是不用攻击的,只要用撞就可以了。
  • 陈友谅在攻击前通知了张士诚,让他夹攻朱元璋,然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命令他的无敌舰队向应天出发。
  • 陈友谅指挥作战有个很大的特点,这个人似乎从来不去仔细研究作战计划,而是率意而为,打到哪儿算哪儿,这个特点也一直让他为军事专家所诟,但客观看来,这正是他的作战特点,也是他的指挥艺术的精华之处。
  •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要攻击什么地方,敌人能知道吗?碰到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谁能顶得住?朱元璋就吃了他的亏。
  • 当朱元璋得知陈友谅率领大军攻击时,陈友谅的舰队已经攻占了军事要地采石,速度之快,让朱元璋咋舌。
  • 而应天最重要的屏障太平现在就孤零零地屹立在陈友谅的十万大军面前。
  • 由于没有想到陈的汉军攻击如此迅速,城内只有三千士兵,由花云任统帅。
  • 陈友谅在攻击太平的战役中充分显示了他的舰队的可怕实力。他并没有让士兵去攻城,只是让士兵将船只开到太平城靠江的城墙边,用短梯从容地爬上了城头,一举歼灭了三千守军。
  • 当陈友谅的汉军从城墙爬下来时,很多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呆呆地看着汉军。
  • 他们无论如何想不通,这么高的城墙,还有长江天险,难道这些人是飞过来的?!
  • 太平被攻破了,应天就像一个赤裸的孩子,暴露在陈友谅的利剑下。
  • 陈友谅已经杀了徐寿辉,成为了皇帝,现在他的目标只有朱元璋,仅有一万水军、看似不堪一击的朱元璋。
  • 天下已经在我手里!看来上天要抛弃朱元璋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没有赢的希望,每次当他到玄武湖看到那些破烂的渔船时,总有想一把火把这些垃圾烧掉的冲动。

◆ 当太平失守的消息传到应天后,朱元璋召集他的谋士们商量对策,在会议上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大部分(注意这个词)主张逃跑,另外一部分主张退守紫金山,但这两部分人在一个问题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放弃应天。这些平日自吹神机妙算的谋士在此时露出了他们的真面目,除了痛骂常遇春外,他们做的事情也只是吹嘘汉军的强大,议论太平如何失守、自己的军队如何差等。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绝不能战,战则必亡。

刘基(刘伯温)

刘基 站了起来,长时间的等待和倾听已经消磨了他所有的耐心,他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不再是一个好好先生,而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刘伯温!

  • 他用轻蔑的眼光俯视着这些平日自视甚高的所谓才子们,用一种几乎歇斯底里的语气大声说道:“那些说要投降和逃跑的人应该立刻杀掉!
  • 你们就这么胆怯吗?!现在敌人虽然强大,但却骄横,只要我们诱敌深入,使用伏兵攻击,打败陈友谅是很容易的!
  • 一味只想着逃跑的人,难道也有脸自称为臣吗?!”他训斥了那些懦弱的人,并详细分析了局势,告诉所有的人,陈友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周围的人被他惊呆了,愣愣地看着他。
  • “如果我们失去了应天,还能去哪里呢?我虽力薄,也能拼命!要走你们走,我决不走!”“我哪里也不去,誓与应天共存亡!”他的声音如同狂风暴雨,扫荡着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 朱元璋很感慨,看着这么多的所谓从龙之臣只为自己打算,而这个刚刚到自己手下干活的人却能以自己的勇气说出与城共存亡这样的话。
  • 他不是没有畏惧感,他很明白,如果陈友谅攻下了应天,自己多年奋斗的心血会毁于一旦,他也会像徐寿辉一样成为陈友谅皇位的垫脚石,不可能做和尚,不可能做农民,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 他当然想一战歼灭陈友谅,让这个讨厌的人从世界上消失,可是陈友谅太强大了,强大到似乎无法战胜,那庞大的战船就像可怕的怪兽,会将他和他那弱小的水军吞没。
  • 那就躲躲吧,可是又能躲到哪里去呢?滁州?濠州?像狗一样被人追来追去,最后又像狗一样被人杀死?
  • 刘基的话给了他勇气,一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尚有如此决心,我又畏惧什么!我本一无所有,经过多少的艰难险阻才走到今天,难道就不能放手一搏吗!
  • 他站了起来,用威严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人,斩钉截铁地吐出了四个字:此地决战!

第11章 决战不可避免(2)-双面间谍【康茂才】

◆ 这是一个战略意义上的阴谋。康茂才原先是陈友谅手下大将,后来投奔朱元璋,但他仍在朱元璋的指示下与陈友谅有着秘密接触,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一个双面间谍,是朱元璋埋在陈友谅身边的一颗棋子。

第13章 洪都的奇迹(1)

◆ 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往往以是否热衷于吃喝嫖赌作为标准来衡量人的好坏,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朱文正同志就一定是个坏人了。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有用的坏人和无用的好人。朱文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人,这也导致了他后来的悲剧,但毫无疑问的是,他是一个有用的人。

第14章 洪都的奇迹(2)-朱文正

◆ 朱元璋的舰队停靠在南鄱阳湖的康郎山,与陈友谅的舰队对望,可以清晰地看到敌方船上的灯火。

  • 明天就要决战了,这是朱元璋畏惧的,也是他所盼望的,输掉战争就将一无所有,赢得战争就获得一切。
  • 朱元璋的思绪又回到了二十年前,他接到汤和来信的时候。
  • 如果那时我不选择投军,现在我的人生会是如何呢?
  • 也许在某一个地方平静地生活着,过完自己的一生。
  • 事实证明,这条路是最为艰难的,从郭子兴到韩林儿,从滁州到应天,在阴谋和背叛、流血和杀戮中生存下来,就是我的宿命。
  • 已经不能回头了,和尚不能做了,农民不能做了,甚至乞丐也不行,要么成为九五之尊,要么战败身死!
  • 我经历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磨难,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是我应得的!
  • 我所等待的就是这一天!一定要胜!胜利必定属于我!陈友谅,以性命相搏吧!
  • 对岸的陈友谅也在沉思,但他考虑的却是另一个问题。从自己参加起义开始,脑海中似乎就没有信义这两个字,为了走到现在的位置,我杀了很多人。
  • 倪文俊赏识我,提拔了我,对我有知遇之恩,我杀了他;赵普胜是个老实人,对我很尊重,把我当兄弟看待,我杀了他;徐寿辉把权力让给我,只想活下去,我杀了他。
  •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是吗?心黑手狠才能取得胜利,因为在你弱小的时候没有人会可怜你!我相信我所做的没有错。为了今天的权势和地位,我不稀罕什么名声,让那些道学先生骂好了,手中的权力和武力才是最重要的。我背叛了很多人,他们不再信任我,随时可能背叛我,但只要我拥有最强的力量,我就能控制一切!终于走到今天这一步了。一定不能输,如果我输了,一切就全完了!我不想再被人唾弃,被人看不起,我要属于我的尊严!朱元璋,来吧,我在这里等着你!

第15章 鄱阳湖!决死战!(1)

◆ 在不断的败退中,朱元璋意识到,这样下去就会全军覆没。此时,他的部将郭兴向他建议:现在敌情严重,并非士兵们不卖力,实在是没有办法,敌人的船只太大,我们无法打败他们,只能用火攻!朱元璋深以为然,他立即布置,命令七条船装载火药,并把稻草人穿上盔甲,摆出动作,组织敢死队操纵船只,并派人接应。一切布置好了,却无法实行。因为朱元璋遇到了和周瑜一样的问题:没风。

第16章 鄱阳湖!决死战!(2)

◆ 这风是说来就来的吗,只能死顶了。就这样苦苦支撑,到了下午三点,奇迹发生了。东北风起!朱元璋随即命令,火船出发!这七条船在点火后靠近陈友谅战舰,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陈友谅的战船由于铁索连江,无法脱离,顿时陷入一片火海。

◆ 此时,已是黄昏时刻,天上残阳如血,地上血流成河,被杀死的士兵们的血水染红了湖水,壮阔的鄱阳湖变成了血湖。晴日浮光跃金,舟发鸟翔,雨时云水茫茫,风急浪高,这是平日鄱阳湖的美丽景色,而此时的鄱阳湖却是喊声杀声一片,火光映天,血水横流。陈友谅的数十条战船全部被焚毁,船只火光冲天,不时传出被烧死和杀死士兵的惨叫声。陈友谅明白,他已经完了。

◆ 陈友谅陷入了绝望,不但是军事上的绝望,也是人生的绝望。一直以来的行为模式告诉他,只要心黑手狠就能获得一切,但事实就摆在眼前,看上去不堪一击的洪都守了三个月,看上去柔弱不堪的张子明居然不怕死。难道我错了?不,不可能,这只是意外,我不会错的。但是之后的事情,却让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手下的左右金吾将军带领自己的军队投降了朱元璋。陈友谅听到这个消息后,愤怒掩盖了他所有的理智,他下令凡是抓到朱元璋的士兵和将领,就地处决!而朱元璋得知此命令后,却下了一道相反的命令,凡是抓到陈友谅军的俘虏,一律好好对待,然后放走。这两道命令的发布彻底断送了陈友谅的军心。

◆ 八月二十六日,他终于做出了决定:逃跑!他最后看了一眼这片宽阔的湖面,一统天下的梦想和雄心壮志就这样破灭,来时的庞大舰队和六十万军队,如今只剩下败卒残兵。这对于枭雄陈友谅而言,其实并不算什么。兵没有可以再招,舰船可以再造,让他不理解的是,自己为什么会失败?我不缺乏驾驭手下的谋略,没有妇人之仁;我敢于杀掉所有阻挡我前进的人,而不畏惧人言,这是常人无法做到的;我比所有的人都心黑手狠,为什么会失败?我已经拥有了最强的军队和战争机器,我的部下为什么还会背叛我?陈友谅是永远找不到答案的,因为答案就在他的行为模式中,从他杀害自己的兄弟和首领的那一刻开始,他的将领们已经充分理解了他的准则,那就是:谁有力量,谁更狠毒,谁就能控制一切!仁义、道德、诚信都是不存在的。当这些行为被他的将领们当成人生的信条后,他的军队就成为了千万个狠毒的陈友谅的集合体。这样的集合体就类似金庸小说里的星宿派,一旦陈友谅倒霉,每个人都不会继续效忠于他,而是上去狠狠地踩上一脚,落井下石。当然,失败后的陈友谅对他们而言也不是毫无价值,至少他的脑袋还是很值钱的。陈友谅阴险毒辣,他的将领们比他还要阴险毒辣。陈友谅迷信暴力统治一切,他的将领们比他更迷信暴力。

◆ 当他的生存基础——暴力——被人掀翻后,他也就没有任何底牌了,等待他的只有灭亡。饱经风霜的张学良曾经用他一生的经历对日本的年轻人说:不要相信暴力,历史已经证明,暴力不能解决问题。我相信,这就是陈友谅失败的根本原因。

◆ 陈友谅率领军队希望能够撤退,他选择的突破口是湖口,但此时的陈友谅不是原来的陈友谅了,他拼死作战,损失惨重,才勉强打开湖口通道。此时他才松了一口气。但朱元璋不会放过他。朱元璋被陈友谅敲打多年,对他早已深恶痛绝,必置之于死地而后快,故亲自率领十余万大军追来。陈友谅闻讯,亲自出来站在船头指挥作战,也就在此时,一支冷箭射来,穿透了他的头颅。一切就此结束了。不对,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做错了吗?陈友谅死后,张定边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和陈友谅的尸体抢回,并带回了武昌。至此,历时三十六天的鄱阳湖之战,以朱元璋的全面胜利、陈友谅的全面失败而告终。这一战奠定了朱元璋问鼎天下的基础。鄱阳湖之战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而载入史册。

◆ 朱元璋并没有放过陈友谅的后代陈理,即使他根本不可能给朱元璋带来任何威胁。斩草固然是重要的,顺便除个根也是必须的。至正二十四年(1364)二月,朱元璋亲自赶往陈理所在地、陈友谅的最后地盘武昌督战。主帅张定边不愧是抓住时机的老手,眼看形势不妙,就带着陈理投降了。朱元璋终于战胜了这个中国大地上他最头疼的敌人,陈友谅。

◆ 值得一提的是张定边,他把对陈友谅的忠诚保留到了最后,部分履行了他当年结拜的诺言,他拒绝了朱元璋的任用,去干了朱元璋原先干过的工作,出家当了和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似乎要和朱元璋斗气,一口气活到永乐十五年(1417)才死,年一百岁。朱元璋死后,他还活了二十年,也算是给陈友谅报了仇。诸位可以借鉴,遇到恨透一个人、想要拿刀去砍人的时候,用张定边的事迹勉励一下自己,不要生气,修身养性,活得比他长就是了。

◆ 我们回头来看陈友谅的一生,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毫无疑问,陈友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但在那个乱世里,他的行为法则却是当时通用的选择。如果要生存下去,这似乎又是必然的选择,他的错误在于将这种法则发展到了极致,直到走火入魔的地步。迷信暴力,不讲基本的信义,使他丧失了人心。但他又是一个真正的枭雄,他坏事做尽,却又敢做敢当(后来的朱元璋也没有能够做到),具有极强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反抗元朝统治,能够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向元朝妥协,坚持到了最后。从这个角度看,他也是条好汉。可惜,在这个乱世里,他只是个枭雄,真正的英雄是朱元璋。

◆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成功后,那些以平分土地为目标的农民领袖都变成了大地主。几千年来,历史无非是姓刘的地主赶走姓项的地主,姓李的地主取代姓杨的地主,从无例外。这似乎是个魔咒。

◆ 比如一个农民领袖张三,起义后召集了三万人,占据了一块地盘,他有一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就是吃饭。因为农民起义军也是军队,也是人,是人就要吃饭,怎么养活三万人呢?这个时候张三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去抢地主家的粮食,但问题在于,地主家也不是银行的提款机,想取多少就有多少,把地主抢光了,吃什么呢?地主家也没余粮啊。这个时候,张三手中有的只是土地,而所有的粮食都被吃光了,他就必须召集农民,将地分给他们,然后向他们收租,于是农民领袖张三就变成了地主张三。

◆ 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说过,农民两千年的起义只是为了一块土地。不是农民就是地主!别无选择!

第17章 下一个目标,张士诚!

◆ 正在他征战江苏的时候,密探告诉他,他的亲侄子、战功卓著的朱文正已经勾结了张士诚,准备出兵讨伐他。朱元璋之前也曾被人背叛过。

  • 至正二十二年(1362),大将绍荣和赵继祖密谋杀害他,被告发,朱元璋将二人处死。
  • 至正二十三年,正在与陈友谅决战的关键时刻,大将谢再兴叛变,朱元璋处理及时,将叛乱镇压。
  • 然而,朱文正的叛变,却让他真正陷入了痛苦中,连自己最信任的亲侄子、得力大将都要背叛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
  • 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是为了官位。
  • 在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他论功行赏,由于朱文正是他的侄子,立功又最大,所以他先问朱文正有什么要求,要封什么官。
  • 朱文正颇有些大将风度,对朱元璋说,咱俩是亲戚啊,你先封别人吧,我对这些没什么兴趣。
  • 朱元璋听了大喜过望,觉得自己的这个侄子真是个人才,识大体,顾大局,于是就把好的位置封给了别人,仍旧让朱文正来守江西。
  • 他哪里知道,朱文正是跟他客气客气的,就如同拍卖行里的叫价,他是等着朱元璋提高价钱,挽留他一下,说出如你一定不能推辞这类的话,没有想到朱元璋居然不抬价,直接敲了榔头。成交!
  • 朱文正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守洪都是我功劳最大,论功行赏却没有我!他怎么想也想不通,整日借酒浇愁,还公然出外强抢民女,卖官赚钱。但这仍然不能让他达到心理平衡,每当他看到那些手下在应天这些富庶的地方耀武扬威,而自己只能守着江西,都会从心底里对朱元璋表示不满。当这种不满到达顶点,他就必然走向极端。天下谁还可以和朱元璋抗衡?只有张士诚了。
  • 朱文正和朱元璋的见面很有戏剧性。看到朱元璋时,朱文正就蒙了。
  • 朱元璋却一点也不蒙,他充分表现了自己质朴的本性,没有讲诸如今天天气很好啊、你好像长胖了之类的寒暄话,一点也不玩虚的,直接用鞭子去抽朱文正,一边打还一边说:小子,你想干什么?朱元璋本来想处死朱文正,但由于马皇后的劝阻,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将他关了起来。
  • 客观地讲,朱元璋对朱文正还是不错的,他在之后的洪武三年(1370)封朱文正年仅八岁的儿子为王,并就藩桂林。
  • 无论怎么说,错误在朱文正的一边。这个战功卓著,颇具天才的将领就这么结束了他的光辉一生,最后在囚禁中死去。
  • 他的悲剧源自于他的性格,这个有着军事天才的人,却不懂得怎么为人,他性格乖张,心胸狭窄,品行不佳,即使不坏在这件事上,总有一天,也会因为其他事情惹祸。
  • 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悲剧是注定的。性格决定命运。这件事情给朱元璋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他从此不敢相信任何人,连自己最放心、最得力的侄子都背叛自己,还有何人可以相信?对于朱元璋来说,火药已经埋藏在他的心里,就看何时爆发了。

◆ 至正二十七年(1367)元月,攻击开始。朱元璋的步兵、弓箭兵、炮兵协同作战,日夜不停地攻击城池,步兵从城下进攻,炮兵从木塔上不停往下射箭、开枪、开炮。张士诚的士兵在承受城楼下士兵进攻的同时,还要注意防空,而且木塔日夜都派人坚守,这些木塔上的士兵一旦碰上了值夜班,就不能下塔,吃喝拉撒都在塔上,吐个痰、小个便之类的行为,理所当然地往城楼上的东吴士兵身上招呼。此即所谓胯下之辱。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张士诚和他的士兵们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了八个月,直到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平江才被攻陷。

◆ 朱元璋出场。他看着这个打了十年仗的老对手,打败他是不够的,要彻底地征服他!于是他用少有的和蔼语气劝降张士诚,希望自己能感动他,而他得到的答复也只是一句话:“你并不比我强,我之所以失败,只是上天照顾你、不照顾我而已。”(天日照尔不照我而已。)朱元璋终于被激怒了,他杀死了张士诚,并把张士诚的尸体烧成灰,所谓挫骨扬灰是也。

第18章 复仇(1)

◆ 平心而论,陈友谅和张士诚确实是他最强的对手,但从个人感情上而言,他与此二人并无仇恨,甚至还有惺惺相惜之感。但元就不一样了,正是在这个残暴王朝的统治之下,朱元璋失去了他的父母,家破人亡,自己流离失所,乞讨度日,不得已才去造反。在朱元璋的心里,埋藏着对元的刻骨仇恨。不但有家仇,还有国恨。在朱元璋扫平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中,为了麻痹元朝,朱元璋不称王、不称帝,并暗中表示不与元朝为敌。他还给当时的元朝大将察罕帖木儿送去了厚礼。

凶猛的蒙古人

◆ 元是蒙古建立的政权。蒙古强大开始于十二世纪,1206年,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统一漠北,代表着蒙古进入全盛时期。

  • 要说明一下的是,很多人都认为蒙古的强大是自铁木真之后才开始,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 实际上蒙古人的战斗力一直相当的强,他们是天生的战士。这个强悍的民族之所以一直没有登上历史舞台,只是因为自身的分裂。
  • 而当铁木真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其可怕的破坏力和战争能力就如狂风暴雨般宣泄到世界各地。
  • 文化先进的民族被相对落后的民族征服,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如西晋和北宋的灭亡等等。
  • 但其中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人们一直认为这些落后民族能够成为征服者,是因为他们的士兵英勇善战,并不是他们的军事机构先进。
  • 在那些人看来,这些连字都不认识的野蛮人,只是凭借着所谓的勇猛作战,怎么可能在军事谋略上胜过长期受到系统军事理论训练的文化先进民族的军官们?
  • 事实证明,他们可能是错的。军事和经济的发展往往是脱离的,这句话已经被历史多次证明。
  • 蒙古的军事制度虽然简单,却很实用,他们没有南宋那些无用的官僚机构,作战时采用小股骑兵试探,然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方法对敌方薄弱部位实施冲击。
  • 一旦攻击受挫,立刻撤走,然后寻机从侧面突破。
  • 机动,这是蒙古军队的最大优点。
  •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蒙古军队的武器也比南宋更先进,他们天才地发明了当时最为可怕的弓,其射程可达三百米,无论多厚的铠甲都难以抵挡。
  • 只有最精锐的南宋军队装备的神臂弓才能与之相比。
  • 但战争中,武器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作战的士兵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 和蒙古人打仗是一种很痛苦的事,因为他们并不与对方直接用刀剑厮杀,其最重要的武器就是弓箭。
  • 当你碰到蒙古骑兵时,你的噩梦就开始了。
  • 进攻前射箭,进攻的过程中射箭,甚至在他逃跑时,还在射箭。
  • 你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着,这种类似无赖的打法足以把人逼疯!
  •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蒙古军队进攻东欧时,那些体格远远比他们健壮的欧洲人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原因。
  • 他们基本上都不是被刀剑砍死的,而是被箭射死的。
  • 而蒙古人的另一个特点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那就是屠城。
  • 蒙古人从东亚打到西亚,再打到欧洲,一直都来这一套,他们的屠城是比较有特点的,值得一说。
  • 从各方面资料来看(《多桑蒙古史》《元史》),蒙古人的屠城并不是放纵军纪造成的,他们的屠城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注意这一特点)。
  • 屠城是为了让对手屈服。
  • 历史学家们给了蒙古军队的这种屠杀行为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国家恐怖主义。
  • 蒙古军队中似乎也有某些人相当爱好行为艺术,其具体表现为西亚战役中,将被杀死的人脑袋砍下来,堆成一座三角形山。
  • 此外他们也是颇有些黑色幽默感的,比如在攻克巴格达后,他们将最高领袖哈里发关在一座装满金银珠宝的房子里,让他活活饿死。
  • 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了几千万人吃饭的问题,却是用最残酷的方式——屠杀。
  • 这是一个可怕的敌人,他们的破坏力是极其惊人的。
  • 此处我们要列举几个数字。这些数字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 蒙古攻灭金国时留存人口的数字如下:
    • 金全盛时(1207)有户768万,蒙古灭金时(1234)剩下87万户,下降89%。
    • 蒙古灭南宋时留存人口的数字如下: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有户1267万,蒙古灭宋时剩下937万,下降26%。
    • 这么看来,蒙古对南宋还是相当宽大的,当然这其中是有原因的,我们后来会说到。
    • 蒙古军队对中原诸国的攻击确实厉害,灭掉西夏国用了二十二年(1205—1227),灭掉曾横扫天下的金国用了二十三年(1211—1234)。

◆ 1279年,在经历了激烈抵抗后,南宋最后一个战时丞相陆秀夫在海上向幼年的皇帝赵昺行礼,说出了最后的话:“国家到了这个地步,陛下也只好以身许国了。”然后他背着皇帝,跳入了大海中。

◆ 文天祥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写下了千古名篇——《正气歌》。其中有两句话,是他内心的写照: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 1283年,文天祥被押往大都(今北京)的刑场,他到达刑场时,周围围着无数百姓,他们将看着这个英勇不屈的人被处死。文天祥提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问题,南是哪个方向,立刻有百姓指给了他。他向南方跪拜行礼,然后坐下,从容不迫地对行刑的人说:我的事结束了。这一天,文天祥是真正的胜利者。他以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告诉了所有的人,在这场以个人对抗整个国家机器的战争中,他才是不折不扣的胜利者。他至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

◆ 元朝的统治者们最终还是没有找到答案。其实答案就藏在文天祥的衣带中,这也是他的遗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肉体可以被征服,道义是不会被征服的。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19章 复仇(2)

◆ 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这次北伐是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公元十世纪初,石敬瑭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将北边险要之地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此人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罪人之一。其人格之无耻、行为之卑劣、脸皮之厚度,后人难以匹敌。他的这一行为使得从此中原王朝在与游牧民族的军事斗争中处于无险可守的被动地位。由于中原以步兵为主,而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割让十六州以后,中原步兵们就要在千里平原上直接面对骑兵的冲击。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宋朝就毁在了石敬瑭的手中,中原的士兵们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抗游牧民族的侵略,直到整个大宋王朝的崩溃。在燕云失陷四百年后,朱元璋开始了他的北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由南而北的统一战争。

◆ 为了鼓舞军队的士气,朱元璋在出征前对他的士兵和将领们说了一句话,以鼓舞他们的士气。“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 就在徐达与常遇春出征山东、大破元军时,一个新的王朝在应天宣布了它的诞生。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宣布即皇帝位,定年号为洪武,国号为明。

◆ 当然,在此之前,必然有一大批大臣劝朱元璋登基,而朱元璋的反应自然也是十分惊讶,然后连连推辞。大臣们肯定不会甘休,于是磕头的磕头,寻死的寻死(当然只是说说),好像朱元璋不当皇帝他们就活不下去。朱元璋为了不让大臣们难过,并挽救那些想寻死的大臣,只好勉为其难地登基了。当然了,最后还要再说两句比如我是被迫的、都是你们逼我之类的话。注意说这几句话的时候脸上一定要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就好像马上要被拉去杀头一样难受。历史上的这套把戏大家应该也看惯了,历来都是如此。但这一套不演也是不行的,大家各有所需,大臣演完后可以升官发财,朱元璋演完后可以做皇帝,可以说是双赢。

◆ 1367年,韩林儿坐船到应天,由朱元璋手下将领廖永忠迎接,结果在路上出了交通事故,船沉了。事后廖永忠承认是自己干的,但问题在于,他有没有得到朱元璋的指示呢?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朱元璋留着韩林儿只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当他灭掉陈友谅和张士诚后,就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诸侯都没了,要天子干什么?朱元璋事后曾经自己表白过,说他本无此意,是廖永忠自作主张,并且还公开指责他,说如果不是你小子自己干这件事情,以你的功劳,我本是要封你公爵的,现在为了惩罚你,只封侯爵。这真是奇谈,以廖永忠的功劳,如何与徐达、李文忠等人相比,还封公爵?给你个侯爵,自己偷着乐吧。

第20章 复仇(3)

◆ 洪武二年(1369)六月,常遇春出兵开始了北伐,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出征。与他一同出征的是李文忠,两人带领八万步兵、一万骑兵开始了这次远征。在常遇春那种特有的突袭攻击方式下,元军不堪一击。北伐军先攻锦州,击败元将江文清;后攻全宁,击败元丞相也速;军队丝毫不停,进攻大兴州,击败元军并擒获元朝丞相脱火赤。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元精心设置、号称可防二十年的抵御防线,在常遇春面前就像豆腐一样软弱。这位明朝第一先锋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战中充分显现了锐不可当的威力,他带领骑兵一路马不停蹄,逼近上都!

◆ 常遇春胜利班师,经过柳河川时,暴病而死,年四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常遇春的一生,从太平之战自告奋勇,到北出沙漠,所向无敌,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是真正的军事天才,是真正的第一先锋。他的生命就像灿烂的流星,虽然短暂,却光耀照人。

第21章 复仇(4)

◆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孙子兵法》

第22章 远征沙漠-傅友德

  • 傅友德 没有因为自己的兵力少就龟缩不前,在判断当前局势后,他亲自率五千骑兵攻打西凉(今甘肃武威),击败元将失剌罕。 一胜
  • 取胜之后,傅友德马不停蹄,进攻永昌(今属甘肃),击败元太尉朵儿只巴,杀敌数千。 二胜
  • 此时的冯胜终于看清了傅友德的实力,他放心大胆地将主力交给了傅友德,对于傅友德来说,这无异于猛虎添翼。他亲自带兵再次攻打元军于扫林山(今甘肃酒泉北),活捉元平章管著,并杀死元军五百余人。 三胜
  • 此时甘肃的元军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他们从各处听说有个叫傅友德的疯子看到元军就打,而且战无不胜,非常害怕。
  • 唯有求天保佑,这个疯子不要来找自己的麻烦。然而傅友德就像上了发条的闹钟,根本停不下来。
  • 六月三日,他继续进攻,这次倒霉的是元将上都驴,他不巧遇到了傅友德,结果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投降。 四胜
  • 六月十一日,傅友德大军攻打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元军守将伯颜帖木儿听到傅友德前来,连抵抗的勇气也没有了,当即开城投降。 五胜
  • 傅友德大军继续前进,在别笃山口遇到了元岐王朵儿只班带领的元军主力,傅友德二话不说,碰到就打,击溃元军数万人,抓获文武官员二十余人。元岐王朵儿只班孤身一人逃走。 六胜
  • 之后,他又率兵追至瓜州(今甘肃安西),击败当地元军,缴获牛羊等大量战利品。 七胜
  • 一直打到十月,由于缴获的战利品实在太多,已经严重影响了军队行进速度,而元军已经被打怕了,见到西路军就逃,也无仗可打了。
  • 二十四日,明军班师回朝。
  • 从五月到十月的这五个月里,元军痛苦不堪,傅友德带领数万大军从甘肃打到蒙古,所向披靡,来回折腾元军,元军又怕又恨,打又打不赢,躲也躲不了,整日在恐惧中生活。傅友德以几万军队在北元境内如入无人之境,纵横南北,竟无人可挡!实在令后人叹服,他 七战七胜 的不朽传奇也就此记入史册。

第23章 建国(1)

◆ 这一称号就是连中三元,具体说来就是身兼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这是真正的高难度动作,必须保证全省考第一,然后在会试中全国考第一,最后殿试里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这就要求考生光是学问好还不够,必须反应快,长得比较帅,才有可能获得这一称号。所以要得到这一称号是要有一定运气的,祖坟上岂止是冒青烟,简直是要喷火。这种人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只出现过一个,此人就是正统年间的商辂,非常厉害。他在历史上有一定地位,后面我们还要提到他。自隋唐开始科举后,获得这一荣誉的只有十四个人,分别是唐朝二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二人。这些人实在是值得我们崇拜的。要特别说明的是,很多材料记载明朝只有一个连中三元者,这是不对的,在洪武年间,安徽人黄观连中三元,永乐靖难时,黄观为永乐所忌,将其名字从登科录上划去,改第一名为韩克忠,所以在大多数历史记载中,三元并没有黄观的名字。在此特为这位忠臣和读书天才正名。

第25章 建国(3)

◆ 自古以来,就有言官的设置,这些人不管具体事情,他们的任务就是提意见,而历来的封建王朝也形成了一个传统——不杀言官。历史上无论多昏庸的皇帝,也很少有胆量敢杀言官的。所以在朝堂上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言官在下面说皇帝的不是,一点不给皇帝留面子,还洋洋自得,很有点你能把老子怎么样的气魄;而皇帝只能在上面一边听,一边咬牙切齿,想着明天就把你调个位置再整治你,确实威风凛凛

◆ 当时朱元璋一共只封了六个公爵,其他五个人分别是徐达、常茂(常遇春儿子)、李文忠、冯胜、邓愈。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五位仁兄有多厉害,他们都是血里火里拼杀出来的一代名将;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排位居然还在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他也是公爵里唯一的文臣。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却只被封诚意伯(伯爵),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二百四十石,而李善长是四千石,多出刘基十几倍。后人往往不解,刘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许多重要决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什么只得到这样的待遇?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难以解释。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李善长是他的老乡,而且多年来只在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只知埋头干活,这样的一个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相对的,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比他还要准确!

◆ 不杀他已经不错了,还想要封赏吗?刘基一生聪明,但也疏忽了这一点。

刘基死

◆ 洪武八年(1375)正月,刘基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注意这点)探视刘基,胡惟庸随身的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吃了药后,病情越来越重,过了不久,就死去了。关于刘基的死因,后来的胡惟庸案发后,医生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刘基的。这也成为了胡惟庸的罪状之一。但很多人都知道,胡惟庸和刘基有仇,朱元璋也知道,却派他去探望刘基。而刘基这样有影响的人,胡惟庸是不敢随便动手的,不然也不会让刘基在他眼皮底下逍遥五年,他很有可能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无论此事是否朱元璋指使,但毫无疑问的是,刘基之死朱元璋是负有责任的。刘基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他本人并非真如民间传说那样,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但从他的判断和预测能力来看,料事如神并非过分的评语。他和诸葛亮一样,已经作为智慧的象征被人所铭记。

第26章 胡惟庸案件(1)

◆ 朱元璋甘愿忍受胡惟庸的专横,让这个跳梁小丑尽情表演,套用围棋里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不为小利,必有大谋”,他经历如此多的磨难,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这些当世豪杰都不是他的对手,何况小小的胡惟庸!他这样委屈自己,只因他的目标对手太过强大,这个对手并不是李善长,也不是淮西集团,而是胡惟庸身后那延续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自从朱元璋当皇帝后,他一直都觉得这个制度过于限制他的权力,他一向认为天下是靠他自己的能力争来的,偏偏有人要来分权,真是岂有此理!但是这个制度已经有了很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大臣还是一般的百姓都认为丞相是必不可少的。要废除这个制度,必须有一个充分的理由,而胡惟庸这样无德之人的任意妄为正好可以为他提供一个借口。

  • 在一次出游中,胡惟庸的儿子坠马,死于路过的马车轮下。胡惟庸一怒之下没有通知司法部门就杀了马车夫。这件事情传到了朱元璋那里,他命令胡惟庸向他解释这件事情。
  • 胡惟庸赶到朱元璋处。他在路上已经想好了所有的借口和说辞,一见到朱元璋,他便忙不迭地诉起苦来,说自己是如何可怜、儿子如何孝顺、马车夫如何不遵守交通规则、违章压线行驶等等,而朱元璋的态度非常奇怪。用冷冷的眼光看着胡惟庸。
  • 胡惟庸仍不知趣,不停地述说着委屈,等到他发现在这场两个人的对话中始终只有一个人说话时,他停住了,看着朱元璋,他发现朱元璋也正看着他。令人恐惧的沉默。
  • 朱元璋终于站了起来,他走到胡惟庸面前,用不大却十分清楚的声音平静地说道:“杀人偿命。”然后他飘然而出,没有再看胡惟庸一眼。
  • 胡惟庸呆住了,他一直坐在椅子上,呆若木鸡地看着前方。突然,胡惟庸的手颤抖起来,他用身体压住自己的手,但是没有用,他全身都抖动起来,就如同一个抽风的人。
  •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惧了,这是他身体的自然反应。在家中与那些同党商议的时候,他觉得朱元璋似乎软弱得不堪一击,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人,而朱元璋并没有什么亲信。
  • 随着他的同党人数的增加,他不断地感觉到自己的强大。在同党的吹捧中,他似乎看到自己将要取朱元璋而代之,成为最高的统治者!
  • 而当他真正面对朱元璋的眼神时,他才感觉到,自己和面前的这个人差得太远。自己也算是个人才,但自己的对手似乎并不是人,而是一把寒光闪闪的刀。
  • 朱元璋是这样走到这一步的:从茅草屋的风雨到皇觉寺的孤灯,从滁州的刀光剑影到鄱阳湖的烽火连天,他从千军万马中奔驰而出,自尸山血海里站立起来;他经历过无数的磨难,忍受过无数的痛苦,他不畏惧所有的权威,不惧怕任何的敌人;一个个盖世枭雄在他面前倒下去,他见过的死人比胡惟庸见过的活人还多!
  • 胡惟庸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李善长不愿意和朱元璋为敌,不是他没有野心,而是因为畏惧。

涂节

涂节 是胡惟庸的死党,他当时的职务是御史中丞,相信大家已经熟悉了这个官职。

  • 他在胡惟庸集团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发动舆论攻击政敌,拉帮结派图谋不轨,哪样都少不了他,胡惟庸一直把他看做自己的亲信。
  • 然而这个亲信用自己的行为重新解释了死党这个词的含义——置你于死地的同党。
  • 他眼见胡惟庸不行了,便把胡惟庸的阴谋上报给皇帝。
  • 朱元璋等待的就是这一刻,他命令立刻处死胡惟庸、陈宁和胡党中的重要成员,并灭了胡惟庸的三族。
  • 然后他命令,深入调查还有谁参与此事,如果查证属实,一律处死!
  • 于是名留青史的胡惟庸案件拉开了序幕,事实证明,查证属实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太麻烦,而一律处死很容易,当时的审讯方式也为此案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 审案的官员抓住嫌疑人后首先提供的待遇不是咖啡或是清茶,而是死打一顿,打完再说,有些与被审官员有仇的家伙还会趁乱上去过过手瘾,反正也是办公事,顺便报报私仇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 然后就是询问同党,那些读书人哪里经得起打,东扯西拉供出很多所谓同党来,只要自己认识的、有一面之缘的、借过钱的、还过债的,想到什么人就说什么人。
  • 审案官员自然大喜,上奏皇帝,再去抓其他人,于是案件越来越大,从洪武十三年(1380)案发,连续查了好几年,被杀者超过一万人。
  • 胡惟庸精心筹划多年的计划和组织就这么被摧毁了,事实证明,朱元璋要消灭他十分容易,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
  •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胡惟庸都只是一个跳梁小丑,他唯一有成效的工作就是拉了上万人和他一起共赴黄泉。
  • 我们差点忘记了那个告密的 涂节 ,他的结局颇有戏剧色彩,这个在胡惟庸案件中扮演了滑稽角色的人案发后即被押赴刑场,与胡惟庸一同被处死,不知此二人在刑场上相遇,会有何感慨。

第27章 胡惟庸案件(2)

◆ 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在处死胡惟庸后仅一个月,就撤销了丞相这个延续上千年的职位,取消了中书省的设置,安排机构分流人员。如此大动作,却干得雷厉风行、干净利落,这让我们有理由怀疑他是早有准备的,就如同《水浒传》的宋江,晁盖死后无论如何不肯继位,一旦“勉为其难”答应了,立刻就能组织大型庆典。

◆ 吴晗先生统计过,

  • 从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朱元璋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
  • 这真是一个让人胆寒的数字,朱元璋时代没有劳动法,他干八天也不会有人给他加班费。
  • 但他就这么不停地干着,这也使得他很讨厌那些半天说不到点子上的人,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就表现了这一点,当时的户部尚书茹太素曾经上了一篇奏折给朱元璋,朱元璋让人读给他听,结果读到一半就用了将近三个钟头时间,都是什么三皇五帝、仁义道德之类,朱元璋当机立断,命令不要再读下去,数了下字数,已经有一万多字了。
  • 朱元璋气极,命令马上传茹太素进见,让侍卫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

◆ 他取消了丞相的官位,并禁止今后设置这一职位。他利用自己的权力消灭了丞相的称呼,但在这场斗争中他真的胜利了吗?事实证明,历史的辩证法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它搞出了一批名叫内阁大学士的人,这些人除了名字不是丞相外,其余的一切和丞相都没有什么区别,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的权力甚至要大于前朝的任何丞相。

◆ 他们无孔不入,无所不管。他们不但管理国家大事,还管理皇帝的私事,他们不准皇帝随意骑马游玩(正德),不准皇帝吃伟哥(隆庆),不准皇帝选择自己喜欢的继承人(万历),他们甚至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名臣时代,一个几乎没有皇权制约的时代(高拱、张居正)!

第28章 胡惟庸案件(3)

马皇后

◆ 洪武十五年八月,一个人去世了,这个人的死在历史上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对于朱元璋而言,却是一个真正的悲剧。这个人就是马皇后。

  • 马皇后她救朱元璋于危难之中,在朱元璋被困、就快饿死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给朱元璋送饭。
  • 她虽然是个女子,却颇有胆识,陈友谅进攻龙湾时,她捐出自己所有的首饰财物劳军,并组织妇女为军队缝补衣物。
  • 即使在大富大贵后,她也保持了简朴的作风,不骄不奢,并劝告朱元璋不要忘记民间的疾苦,甚至在用人上,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愿得贤人共理天下”,被朱元璋引为至理名言。
  •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恶行。
  • 朱元璋要杀朱文正,她劝告朱元璋,朱文正是你的侄子,立有大功,请你不要杀他。
  • 朱元璋要杀李文忠,她劝告朱元璋,李文忠是你的外甥,也是你的养子,留他一命吧。
  • 朱元璋要杀宋濂,她跪下求朱元璋,宋濂是太子的老师,老百姓尚且尊师,何况帝王家呢。
  • 她就是这样用她的慈爱去关怀每一个她认识或是不认识的人,把他们从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来。
  • 她比朱元璋更知道人命的可贵。
  • 她重病后,自知很难医好,居然拒绝医生为她医治,朱元璋问她原因,她的回答实在感人心魄。
  • 她说:人的生死是由命运决定的,求神拜佛是没有用的,医生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如果让医生为我医治,服药无效,陛下一定会降罪于医生,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 朱元璋自小贫困,父母死得早,对自己的亲戚可谓是情深意长,他的儿子、女儿很多都被封为亲王、公主,品位都是一品,亲王的嫡子还是亲王,其他儿子封为郡王,授一品。更有甚者,连倒插门的驸马也是一品(从)!这可真是让官员们想不开了,十年寒窗奋斗一生,可能到头来只是个三四品小官,而这些人生出来就是一品、二品的大官。真是“读得好不如长得好(驸马),长得好不如生得好”。

第30章 扫除一切腐败者!

◆ 朱元璋十分不理解,为什么这些人饱读诗书,以所谓“朝闻道,夕可死”为人生信条,却在当官之后成了“朝获派,夕腐败”。

  • 他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但怎么对付这些人他是清楚的,杀!
  • 可是杀完一批,又来一批,朱元璋急眼了,于是他颁布了更严厉的法令:“我想杀贪官污吏,没有想到早上杀完,晚上你们又犯,那就不要怪我了,今后贪污受贿的,不必以六十两为限,全部杀掉!”
  • 可就是这样也没能止住,官员反倒是越来越少,于是在当时的史料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滑稽的记录:该年同批发榜派官三百六十四人,皆为进士监生,一年后,杀六人。
  • 似乎这个数字并不多,别急,后面还有:戴死罪、徒流罪办事者三百五十八人。明白了吧,这三百多人一个没漏,再说说这个戴死罪、徒流罪。
  • 什么叫戴死罪、徒流罪办事呢?这可是明朝的一个奇特景观。很多犯罪的人过堂,上到衙门才发现当官的也戴着镣铐,和自己一模一样,后面还有人监视。
  • 除了衣服是官服,活脱脱就是个犯人。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因为官员被杀的太多,没有人干活了,朱元璋虽然勤劳,但也不能代替所有的官员。
  • 于是他创造了这样一个戴死罪、徒流罪办事的制度,具体操作方法是,官员犯法,判了死罪,先拉下去打几十板子,就在官员给伤口涂药、估计自己小命不保的时候,牢里突然来了个人,不管死活地把受罚官员拉出去,塞到马车上,送到各个衙门去处理公务。想死?便宜了你,活还没干完呢!

第31章 空印案郭桓案(1)

郑士利

  • 郑士利,他没有任何背景、没有任何靠山,只是凭借自己的勇气,只是为了说出真相。
  • 他利用当时平民可以直接上书的渠道给朱元璋写了一封很长的书信,这封书信在历史上也很有名,在书信中郑士利明确指出:空印文册所用的是骑缝印,并不是一纸一印,而钱粮数字不同,必须一一核对,所以很难确定。
  • 说明了空印出现的原因。其实郑士利不但敢于直言,也是个聪明人,他估计到朱元璋可能羞于认错,便在文章的最后,为朱元璋开脱,写道:其实您也是为了老百姓好,您是怕贪官污吏借机挪用这些空印纸,用来危害老百姓(恐奸吏得挟空印纸,为文移以虐民),您也是为了百姓好啊。
  • 照郑士利的意思那就是:皇帝大人您也没错,大臣们也没错,当然小人我也没错,大家都没错,误会,误会啊!朱元璋给他的赏赐是送去劳改。
  • 因为郑士利把朱元璋看得过于简单了,朱元璋并不是一个糊涂的人,他也不是不肯认错的人。其实从他的无数耳目那里,他是很容易得知事实真相的。
  • 如果他连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的话,明朝的天下就不会姓朱了。
  •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处罚这些官员呢?真正的原因在他的心里。
  • 朱元璋从来就不信任那些官员们,这与他从小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深刻了解这些官员们徇私舞弊的本事,在他看来,这些人是靠不住的,即使现在这些官员们在为他干活。
  • 综合各方面分析,空印案之所以给朱元璋如此大的触动,是因为他认为这些官员们轻视他的权力,居然敢不向他请示就私下擅自盖印。
  • 这是藐视他的权威。真是好大的狗胆!居然为了偷懒就私用权力。今天你们不经过我的允许,把印盖在文书上,要是容了你们,明天就会把印盖到我的头上!
  • 不整治你们一下是不行了。郑士利被罚做苦工了,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他没有机会见识皇家的威严,没有福气享受当官的荣耀,他一无所有,却凭借自己的勇气完成了他个人的壮举。由于他的英勇行为,这位既非皇亲国戚也非名臣将相的普通人被记入了《明史》。

◆ 官员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不管是天涯还是海角、山地还是平原,所处的环境繁华或是荒芜,你们的待遇都是一模一样的。

  • 在我们宣布处罚结果之前,先说一下当时全国的行政结构,全国共有十三个省,一百四十多个府,一千多个县,这些省府县的官员很多都与空印案有关。
  • 处罚如下:主印官员全部杀掉,副手打一百杖充军。
  • 除此之外,连各省按察使司的言官也多有获罪者,理由是监管不力。
  • 这是名副其实的一扫光,平时都争谁官大,这下倒好,干个副职还能去当兵,正职就得掉脑袋了,真是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 在这次空印案中很多素有清廉之名的好官也被杀掉了,最有名的就是千古忠臣方孝孺他爹方克勤,这位仁兄在山东济宁干知府,为政清廉,平时肉都舍不得多吃,衣服上满是补丁,就因为他是主印官,糊里糊涂地没了脑袋。
  • 但要说明的是,空印案中所杀官员的数目是有争议的,有些史料记载死者上万人,这应该是不准确的,因为朱元璋处理的只是掌印的官员,副职他并未杀掉。
  • 朱元璋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杀人狂,他是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的。杀光官员这种蠢事,他不会干的。

综合分析空印案,可以看出,此案和肃贪其实并无太大关系。 官员们由于工作上的便利采取的一种变通手法,演变成了一件大案。而在大家都心知肚明且有人上书说明真相的情况下,朱元璋还接着处理此案,就值得我们深思了。朱元璋的行为大概可以用《说唐》里秦叔宝进牢房时,衙役喊的一句话来解释:“进得牢来,先打你一百杀威棍,看你老不老实!”这就是杀威棍的威力。

郭桓案

◆ 此案与上一案件不同,其中确实存在着贪污问题,但牵涉之广、影响之大在贪污案件中确属罕见,而此案中也确实存在着很多疑点。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 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北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官吏赵全德等与 户部侍郎郭桓 合谋贪污。
  • 在朱元璋编的《大诰》中,详细列举了郭桓贪污的方式和数量,看了实在让人触目惊心。
  • 我们有必要列举一下(请仔细看,疑点就在其中),其贪污行为包括:
    • 一、郭桓私分了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钱粮朱元璋没有收到,全被郭桓私自吞掉了;
    • 二、郭桓私分了浙西的秋粮,具体数字是这样的,当年浙西的钱粮是四百五十万石,郭桓只交给了朱元璋二百多万石,其余的他自己私吞了;
    • 三、郭桓等人在征收赋税的时候,巧立名目,创造性地征收多种赋税,包括水脚钱、车脚钱、口食钱、库子钱、蒲篓钱、竹篓钱、神佛钱等。
    • 最后算出总账,他和同党一共贪污了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
  • 这么看来,郭桓确实是胆大妄为,他勾结其他官吏贪污腐败。朱元璋也并没有放过他的同党。那么郭桓的同党是谁呢?
  • 经过朱元璋的追查,六部的大多数官员都成为了郭桓的同党!
  • 他们包括礼部(礼法)尚书赵瑁、刑部(司法部)尚书王惠迪、兵部(国防部)侍郎王志、工部(建设部)侍郎麦至德等。
  • 请注意,这个名单很长,据《刑法志》记载,当时六部除了上面所列高级官员外,所有侍郎(副部长)以下官员都被干掉了。
  • 这也就是说当时的六部,每个部除了尚书(部长)一人、侍郎(副部长)两人(上文已列出者除外),所有的办事官员都被杀掉了。
  • 当时的部长真的成了光杆司令。
  • 官员们陷入了恐惧之中,见面的第一句话应该就是:“你们今天死了几个?”其实到后来这个问题也不用回答,因为一个部里最多只剩下三个人。
  • 这是中央官员,还有地方的经办官员,粮食是由省里送来的,往下查,就是各个府县,府县再往下,就是那些所谓的富户、粮长。
  • 这些人也大多被杀掉。此案一共杀掉了三万余人,结果是“百姓中产之家大抵皆破”,算得上是把朝廷上下一扫而空了。

◆ 而这个案件的疑点,就在上述事实之中,至少有两个:

  • 一、贪污的数目应该有一定问题。
    • 大家要知道当时明朝一年的收入也只有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在朱元璋刚刚处理完胡惟庸,且已经设立了锦衣卫的情况下,郭桓不过一个侍郎,何来包天大胆敢如此妄为,贪污的数量居然赶得上明朝一年的收入?
    • 而且我们先前已经介绍过,当时肃贪力度之大,贪官闻风而逃,即使身在穷乡僻壤,白天贪污,晚上就被告发,郭桓等人就在朱元璋眼皮底下,每天无数的密探来来往往,他老兄居然还敢私吞几个省的公粮?!
    • 朱元璋自废除丞相之后,很多小事他也会亲自处理,如果有几百万石粮食不入库,朱元璋早就跳起来骂人了,何必等到御史告发?
  • 二、我们看看历史上著名的贪污案,就会发现其实贪污这种事情,一般都是人越少越好,既安全,分的钱也多。郭桓不过是个户部侍郎,要贪污粮食怎么会和礼部、刑部、兵部、工部、吏部的人一起合作,莫非他是觉得知道他贪污的人太少,想给自己打个广告?

第32章 空印案郭桓案(2)

◆ 史料记载,官员们每天上朝,都要在家门口举行仪式,什么仪式呢?穿戴整齐,抱抱老婆孩子,交代清楚谁还欠我多少债、我的私房钱藏在床底之类的后事,然后诀别而去,老婆孩子就在背后哭,除了人还是活的,和开追悼会没什么区别。散朝的时候,老婆孩子在家门口等着,如果看到活人回家,就会大肆庆祝一番,庆祝的内容是今天我又活了一天。这些并不是玩笑,而是真实的历史景象,在不知明日祸福这种极大的压力下,很多官员承受不住,纷纷表示自己就当白读了几十年书,情愿回家种地。

◆ 人类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总能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明朝的官员们在这个矛盾上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特点。他们想出了一个很绝的方法——装疯。

  • 在洪武年间的朝廷里,好好的一个人突然间得了精神病是常见的,具体表现为痴呆、神情木然、披头散发、见到人就叫爹、拿着菜刀四处和人打招呼等,形式多种多样,目的当然只有一个——多活两年。
  • 话说回来,这招也是不错的,而且当时也没有精神鉴定这一招,只要你能下血本,多恶心的事都做得出来,就一定能够成功。
  • 下面我们就举一个成功者的例子,那装疯意志可真是坚强。
  • 这个倒霉(或者是幸运)的人叫袁凯,是监察御史,有一次朱元璋派了个工作给他,把处决人犯的名单交给太子朱标。
  • 这应该是个很简单的工作,但袁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命运就这样改变了。
  • 他把名单交给太子,太子看到名单上人太多,主张从宽处理,可问题是他并没有自己去找老爹说这句话,而是转告袁凯,让他去告诉朱元璋自己的意见。
  • 袁凯心想,去就去吧,见了朱元璋,老实地把太子的话原样说了一遍,完后叩个头,准备走人。
  • 谁知就在此时,朱元璋问他:“太子意见和我相反啊,你看谁说得对呢?
  • ”见鬼了,你们父子俩的事情,是我一个小官能掺和的吗?袁凯左右为难,没有办法,想出了回答的话:“皇上也没错,太子也没错,皇上杀人是维持法纪,太子放人是发善心。”太难为袁凯了。
  • 谁知朱元璋听后大怒,当面斥责袁凯狡猾,不说真话,然后把他赶了出去。
  • 袁凯回家后越想越怕,下了决心装疯。第二天,他就不上朝了,让家里人传话说自己已经疯了。
  • 朱元璋果然不信,派人到他家打探,派去的这个人也不是空手来的,还拿了一件木工钻,传朱元璋的话,疯子是不怕疼的,就看看你是真疯还是假疯。
  • 于是便用木工钻去扎袁凯。袁凯不愧是装疯高手,发扬了关云长刮骨疗伤的优良品德,任人来钻只是不出声,来人这才相信,便回去报告了朱元璋。
  • 袁凯躲过了这一关。然而朱元璋还是不相信他疯了,便偷偷地派另一使者去看袁凯家里的情况,这位使者刚走到袁凯家的院子里,就被一个景象惊呆了,直庆幸自己还没吃饭(诸位吃饭前最好也不要看)。
  • 原来袁凯脖子被铁链锁住,正趴在地上吃狗屎,还一段段地嚼。使者大倒胃口,到这个地步,如果袁凯还没有疯,那就是自己疯了,连忙回去告诉朱元璋。
  • 朱元璋听后也是一阵恶心,便没有继续追究袁凯。大家应该知道,袁凯是装疯的,吃狗屎这一招也太狠了,不过袁凯并不是吃的真狗屎,他在都察院的同僚事先得到消息,便告诉了他,他灵机一动,把面粉和上酱料做成狗屎状物体,当饭给吃了。这才躲过了朱元璋的耳目。

◆ 朱元璋时期,官员们的日子是不好过的,从肃贪到空印案、郭桓案,朱元璋杀了很多人,有些是该杀的,而有些则是错杀、冤枉的。

  • 很多人就此给朱元璋安上了“屠夫”、“杀人狂”的名字,甚至有人怀疑他的精神有问题,那么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 我们之前讲述了很多这一时期的情况,对朱元璋肃贪和错杀的事实都进行了列举。
  • 这也是希望能从更客观的角度来述说朱元璋与官员之间的关系。
  • 应该说朱元璋的这些行为虽然有些过激,但其行为主体还是正确的,他的目的是消除贪官污吏,如果我们联系朱元璋少年时候的遭遇,就更能理解他的行为。
  • 朱元璋从小就被官府欺压,自己的悲惨遭遇很大程度上是贪官污吏造成的,这也使得他很不喜欢这些当官的,即使官员们为他干活,在他的内心中对这些人也存在着极大的不信任感。
  • 这种不信任感一旦遇到某些因素的触发,就会迅速扩大,进而蔓延到对整个群体的信心缺失。
  • 正如俗话所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朱元璋就是这样一个被蛇咬过的人,他被官吏们欺压了几十年,怎么会信任这些人?
  • 所以如空印案、郭桓案这样的案件一发生,朱元璋就会迅速将风潮扩大,在他看来,官员都是不可信的。
  • 而朱元璋的肃贪行为虽然可敬,效果却不佳,这是因为他过分看重了刑罚的力量,而没有注意从各方面加强制度上的完善,一味地猛打猛杀,虽然在他统治时期贪污现象很少,但他死后,明朝的贪污却十分严重,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 朱元璋给官员的待遇很低,很多人认为是故意虐待官员。
  • 但我在分析明朝初期俸禄制度后发现,这个看法不一定是正确的,朱元璋制定的俸禄标准应该是经过仔细计算的,这些俸禄是足够明初的官员们生活的。
  • 只不过他没有考虑到官员除了自己一家吃饱外,还要养活办事员,还有一定的人际往来,而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原先的俸禄是不够的。
  • 也许有人会问,朱元璋如此精明,怎么会想不到这些呢?
  • 可是就实际情况看,在这些问题上,朱元璋确实是缺乏远见的。
  • 比如他为了不让自己的子孙挨饿,规定凡是自己的子孙,一律不允许出去工作,就算没有官做,也只能在家吃俸禄。
  • 由于自己要过饭,而且家破人亡,朱元璋对自己的亲戚十分看重,他制定的世袭爵位制度为子孙们做了充足的打算,即使是像刘备那样,不知是中山靖王多少竿子打不着的子孙,他也预留了爵位,并准备了相应的俸禄。
  •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到了一百年后,他的子孙们已经繁衍到了几十万人之多,朝廷一个省的粮食来养活他们都不够,最后某些皇子皇孙得不到粮食,又不能出去工作,就活活饿死在家里。
  • 这就是所谓的好心办坏事吧。

李善长死

◆ 不管怎么说,李善长都没有谋反的理由。

  • 他的儿子娶了公主,他本人不但是朱元璋的亲家,也是第一重臣,即使胡惟庸谋反成功,他最多也只是第一重臣,有谋反的必要吗?
  • 朱元璋自然知道李善长没有必要去谋反,但他却有必要杀掉李善长。
  • 念及李善长跟随自己多年,在临刑前朱元璋见了李善长最后一面。
  • 朱元璋坐在自己的宝座上,看着跪在下面的李善长。
  • 这个人曾经是我最信任的部下,现在我要杀他。
  • 李善长跪在地上,抬头望着朱元璋。
  • 这个人曾经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现在他要杀我。
  • 还能说什么呢,什么都不用说了。
  • 李善长看着朱元璋,几十年前,他投奔了这个人,他们彻夜长谈,相见恨晚,共同谋划着将来的远大前景。
  • 那一年,李善长四十岁,朱元璋二十六岁。
  • 他向现在的皇帝朱元璋叩头谢恩,走出了大殿。李善长走上了刑场,他最后看了一眼天空。
  • 今天的天气真好,天很蓝。他突然想到,三十六年前,他走进朱元璋军营的那天,似乎也是个晴朗的天气。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杀李善长,夷其三族。

第33章 最后的名将——蓝玉(1)

徐达死

◆ 但朱元璋也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明初的那些名将们都死得差不多了。

  • 当然,很多是被他自己杀掉的,最能打仗的几个人中,常遇春死得早,李文忠被他削职流放,冯胜和邓愈虽然还活着,也已垂垂老矣。
  • 而第一名将 徐达 也于洪武十七年(1384)病死,算是善终。
  • 值得一说的是,很多书上记载,徐达得病后不能吃蒸鹅,而朱元璋偏偏就赐给他蒸鹅,徐达含恨而死。
  • 这一说法是不太可信的。
  • 徐达不但是朱元璋的重要将领,而且还在和州救过朱元璋的命,杀掉他对朱元璋没有任何好处,而且他为人低调,从不招摇。
  • 退一步讲,即使朱元璋要杀徐达,也不需要用这么笨的法子,找个人开点毒药,派两个锦衣卫就能解决问题。
  • 何苦要用赐蒸鹅这么明目张胆的方法来杀掉他?
  • 徐达是明朝的优秀将领,他平民出身,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他从小兵干起,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为元末明初最优秀的将领。
  • 他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深通谋略,为人宽厚,历数十役,战必胜、攻必取,与北元第一名将王保保的作战更是他军事生涯的最高峰。

◆ 纳哈出带了几百人去参加投降仪式(按说投降似乎不用这么多人),蓝玉热情接待了他,亲自把他迎进营房,设盛宴款待他,蓝玉也很注意给对方留面子,尽量不提投降这样的字眼,双方气氛很融洽。

  • 就在一切都顺利进行的时候,蓝玉的一个举动彻底打破了这种和谐的气氛。
  • 当时纳哈出正向蓝玉敬酒,大概也说了一些不喝就不够兄弟之类的话,蓝玉看见纳哈出的衣服破旧,便脱下了自己身上的外衣,要纳哈出穿上。
  • 应该说这是一个友好的举动,但纳哈出拒绝了,为什么呢?
  • 这就是蓝玉的疏忽了,他没有想到,自己和纳哈出并不是同一民族,双方衣着习惯是不同的,虽然蓝玉是好意,但在纳哈出看来,这似乎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一种强求和恩赐。
  • 蓝玉以为对方客气,便反复要求纳哈出穿上,并表示纳哈出不穿,他就不喝酒,而纳哈出则顺水推舟地表示,蓝玉不喝,他就不穿这件衣服。
  • 双方都是武将,不会文人那一套,脾气都很硬,谁也不肯让步。
  • 于是一个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变成了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逻辑辩解,蓝玉说你不穿我就不喝,纳哈出说你不喝我就不穿。
  • 这样争来争去,大家慢慢有了火气,纳哈出性格直爽,首先翻脸,他把敬蓝玉的酒泼在了地上,态度是相当的横。但纳哈出想不到的是,还有比他更横的。

第34章 最后的名将——蓝玉(2)

◆ 这个更横的人并不是蓝玉,此人也在我们的文章中出现过,但由于其本人能力所限一直没有露面的机会。

  • 他就是常遇春的儿子常茂。常茂继承了常遇春的爵位和脾气,却没有继承他的军事天分,一直以来都跟着蓝玉到处跑。
  • 此时见到蓝玉没了面子,怒发冲冠,二话不说,抽出刀就向纳哈出砍去,就像今天酒桌上一言不合,抄起酒瓶子干架一样。
  • 纳哈出身经百战,反应很快,躲过了要害部位,但还是被砍中了肩膀。
  • 此时情况急转直下,营外的双方士兵都听到了动静,围拢来准备动手打群架。
  • 如果任由发展下去,纳哈出是活不了了,但他的二十万人也不会再投降了。
  • 在这关键时刻,都督耿忠保持了冷静,他连忙招呼身边军士把纳哈出扶着去见主帅冯胜。
  • 冯胜是一个脾气温和、处事谨慎的人,他一见纳哈出狼狈不堪,身上还带着伤,嘴里不停地喊着他听不懂的蒙古话,便大致明白出了什么事。
  • 他马上好语安慰纳哈出,这才将纳哈出的情绪稳定下来。
  • 此时纳哈出的部下也得到了消息,以为纳哈出被杀掉了,纷纷表示要报仇雪恨。
  • 冯胜立刻派纳哈出手下降将观童去说明情况,才最终顺利招抚。
  • 蓝玉的性格缺陷大致如此,处事考虑不周,性格过于强横,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对方敬酒你喝就是了,给了对方面子,事情也能圆满完成。
  • 死扛,也就只能死了。
  • 洪武二十年的这次远征就这样圆满结束了,纳哈出被迫投降。
  • 明军俘虏北元二十余万人,缴获辎重无数,最终肃清了元朝在辽东的势力。
  • 让人想不到的是,主帅冯胜在回师后被朱元璋定罪抓了起来,蓝玉就以这样一种滑稽的方式得到了他梦想十余年的主帅位置。
  • 他无数次想象过自己得到帅位时的荣耀,却也料不到会是这样一种情形。

◆ 洪武二十一年(1388)三月,朱元璋将十五万大军交给了蓝玉,这和洪武五年那次远征兵力相同,但不同的是,这次的进军路线只有一条,而唯一的指挥官就是蓝玉。蓝玉将统率十五万人的大军去进行最后的决战。朱元璋亲自为蓝玉送行,并告诉他:“倍道前进,直抵虏廷”,“肃清沙漠,在此一举!”此时北元的皇帝已经不再是爱猷识理达腊。他已经于洪武十一年(1378)死去,他的儿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任北元皇帝,定年号为天元。

第35章 最后的名将——蓝玉(3)

◆ 当蓝玉来到北元军营时,他看到的是成群的俘虏和牛羊,是垂头丧气的北元贵族,是一场真正而彻底的胜利。

  • 他遥望天际,仰天长啸:伯仁(常遇春字伯仁),终平矣!不负此生!捕鱼儿海战役就此结束,此战彻底歼灭了北元的武装力量,俘获北元皇帝次子地保奴、太子妃并公主内眷等一百余人、王公贵族三千余人、士兵七万余人、牛羊十余万头,缴获了元朝皇帝使用了上百年的印玺。
  • 以往无论元朝统治者如何败退,每次逃跑时起码还带着印,从大都到上都,从应昌到和林,再到捕鱼儿海,别管多差的地方,支个帐篷就能成立临时政府,大臣是现成的,抓走一批再任命一批,这次连印都丢了,这套把戏也就不用再演了。
  • 胜利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朱元璋那里,他并没有大臣们想象中的兴奋和欣喜,而是静静地坐着,二十年的努力,二十年的战争,太长了,长得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 现在终于结束了,我的敌人崩溃了,蓝玉,你没有辜负我的希望。
  • 他看着满朝文武,说出了他一生中对部下将领的最高评价:“蓝玉就是我的仲卿、药师啊!”(仲卿是汉大将军卫青,而药师就是唐时名将李靖)蓝玉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带领十余万大军深入不毛,奋勇作战,彻底击溃了北元,完成了他的先辈没有完成的伟大功业,他确实无愧于这一评价。

元朝-黄金家族覆灭

◆ 逃亡中的脱古思帖木儿却没有朱元璋和蓝玉的欢快心情,他的军队没有了,大臣没有了,甚至他的亲人也不在了。

  • 环顾身边,只剩下了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和丞相失烈门,十余万大军仅剩数十人。
  • 没有了臣民,没有了士兵,本钱没有了,再也不能去干打劫的买卖。
  • 这次是真的失败了。
  • 为什么会失败呢?
  • 如果再走远一点,如果天气不是那么差,如果不是有风沙,如果能多种点树,搞好环境保护,如果还有如果,我会失败吗?
  • 说这些都没用了,先到和林吧,王保保能在那里东山再起,我也可以,只要重整旗鼓,我一定能重振元朝,恢复我祖先的光荣!
  • 但这个梦想还没有到达它的目的地,就在中途破灭了。
  • 梦想破灭的地方叫土剌河,脱古思帖木儿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叫也速迭儿的蒙古人,让他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个蒙古人终结了北元。
  • 也速迭儿到底是什么人呢,我们还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军攻击钓鱼城,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城池没有攻下,自己却被城中发射的炮石击伤,加上水土不服,不久就死去了。
  • 蒙哥的死造成了一连串的后果,正在攻击南宋的忽必烈立刻收兵回去争夺汗位,而他的竞争者就是自己的弟弟阿里不哥,在这场王位争夺战中,阿里不哥战败,被幽禁而死。
  • 忽必烈最终成为了元朝的开国皇帝,他胜利了。
  • 相对于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子孙称黄金家族)的其他子孙而言,他的胜利延续了上百年,即使在被明军赶出中原之后,他的子孙也始终牢牢地把握着至高无上的大汗之位。
  • 但失败者是不会永远失败的,忽必烈的胜利在土剌河结束了,结束它的就是也速迭儿。
  • 他十分干净利落地杀死了脱古思帖木儿和他的儿子天保奴,并夺走了大汗的宝座。
  • 这个也速迭儿是脱古思帖木儿的亲戚,但他还有一个身份,他是阿里不哥的子孙。
  • 一百多年过去了,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 仇恨往往比爱更有生命力,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
  • 也速迭儿杀死脱古思帖木儿后,自己当上了蒙古大汗,称卓里克图汗。
  • 但他的胜利也没有延续多久,不久死去,而死亡的魔咒似乎就此附在了黄金家族的身上,他的继任者也都在登基不久后就死掉了,黄金家族的最后一位继承者坤帖木儿死于建文四年(1402),他的部将鬼力赤篡夺了汗位,取消了元的国号,恢复了鞑靼的古称。
  • 元就此灭亡了,黄金家族的光辉消散了。
  • 一百九十六年前,铁木真在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召开大会,他豪情万丈地看着臣服于他的诸侯,大声宣告自己即蒙古国大汗位,他从此成为了蒙古的统治者,铁木真这个名字不再被人们提起,取而代之的是伟大的成吉思汗。
  • 这个名字从此响遍了整个世界,从东亚到中亚、西亚,再到东欧,黄金家族和它的士兵们呼喊着这个伟大的名字征战全世界,横跨欧亚的帝国就此建立。
  • 然而还不到两百年,这个大帝国和统治帝国的家族就衰败了,这个曾经的庞然大物只剩下了捕鱼儿海的逃亡,土剌河的背叛和谋杀,和那夕阳下形单影只的身影。
  •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第36章 蓝玉的覆灭

◆ 昏着是围棋用语,它的意思是指高明的棋手出现不该有的错误,把这个词用在蓝玉身上是很合适的。

  • 离开战场后,这位英明神武的大将军似乎就和任意妄为这个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 在归途中,蓝玉干出了一件颇为让人不齿的事情,他欺负了元主的老婆,而这位女性性情也甚是刚烈,自杀了(私元主妃,妃惭自尽死)。
  • 蓝玉的行为违反了朱元璋的民族政策,也十分不得人心。
  • 朱元璋十分愤怒,但由于考虑到蓝玉功劳很大,便没有去更深地追究他,而蓝玉却以为这是默许的表现,更加猖狂起来。
  • 此后,他的这类表演越来越多,在他回到喜峰关口时,由于已经是黑夜,守关的官员休息了,听到有人叫关就立刻跑去开门,而蓝玉却干出了谁也想不到的事情。
  • 他命令自己的士兵攻击关卡,打破城墙强行闯入,还颇为洋洋自得。
  • 这就太过分了,守关的官员也是人,人家已经跑去开门了,而你连一会儿都不愿意等,难道你是赶去救火不成?
  • 这两件事让朱元璋十分恼火,他原来准备封蓝玉为梁国公,为了警告蓝玉,他把梁字改成了凉字,从中可见朱元璋对蓝玉态度的转变。

◆ 蓝玉似乎也应该有所警觉了,但他却注定是个有三分颜色就要开染坊的人。

  • 不但继续放任自己的行为,居然还把手伸到了军权上,他不经过朱元璋的允许,在军队中任命自己的亲信官员,布置自己的势力。
  • 这一切自然没有逃过锦衣卫的眼睛,于是朱元璋开始考虑怎么处理这个胡惟庸第二了。
  • 蓝玉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却在获得成功之后做出如此多不法的事情,似乎是难以理解的。
  • 但其实只要联系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纳哈出投降事件,就能合理地解释蓝玉的行为。
  • 从宴请纳哈出时的傲慢到喜峰关的骄狂,我们可以给蓝玉下一个结论,那就是:这是个粗人。
  • 所谓粗人,不是指他没有文化或是行为粗鲁,而是指他的行为欠考虑,为人处事不通人情,属于那种想了就干、干了再想的人。
  • 其实他的性格一向如此,就算不在这件事上犯错误,迟早也会在那件事上捅娄子。
  • 性格决定命运,而关键问题在于,蓝玉的命运并不完全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在很大程度上,他的生死只取决于朱元璋的容忍和耐心,而朱元璋并不是个有耐心的人。
  • 蓝玉很快就犯了新的错误,朱元璋考虑到蓝玉的功劳,破例封给他太子太傅的官衔。
  •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这是个从一品官职,一般官员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可以说已经是位极人臣了。
  • 而蓝玉就像吃错了药似的,居然在很多人面前大叫:“以我的功劳难道不能给个太师吗(我不堪太师耶)?”这就不是要求进步了,是嫌自己活得太长。

◆ 朱元璋再也不能忍受了,如果他还能忍,他就不是朱元璋了。他又一次亮出了屠刀。

◆ 既然决定要动手,先要给蓝玉一个罪名。毕竟程序还是要走的,总不能无缘无故就拉出去砍头,如果要告蓝玉小偷小摸,应该不会有人相信,而当时包二奶等生活作风问题似乎还是一种荣耀。看来还是谋反这个罪名好一点,标题醒目,主题鲜明,且方便实用,一看就懂,我们一直用它。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洪武四大案的最后一案——蓝玉案终于拉开了序幕。无数人头即将落地。

◆ 在锦衣卫告发后,朱元璋很快就逮捕了蓝玉,并将他下狱审理。

  • 公正地说,蓝玉狂妄不法是有实据的,但谋反实在没有真凭实据。
  • 作为一个新贵将领,没有深厚的根基,没有充足的准备,蓝玉是不敢造反的。
  •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估计蓝玉在牢里是挨了不少黑棍的,因为这个本来没有谋反打算的人居然写出了长篇供词,不但说明了自己造反的企图,还供出了企图谋反的方式、地点,看来他在监狱中应该出演了一次《监狱风云》的主角。
  • 既然蓝玉招认了,那就杀了蓝玉结案吧。
  • 可就如前面所说,如果朱元璋真的这样做了,他也就不是朱元璋了。
  • 但凡谋反,肯定不会只有一个人的,这就是线索,就要查下去,于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出来了,锦衣卫搞这一套也是十分有经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及方法参见胡惟庸案件)。
  • 最后一共搞出多少人呢?
  • 经查,蓝玉同党共一万五千人。
  • 从这个数字看,蓝玉平时的人际关系还是不错的。
  • 蓝玉本人被灭族,被他牵连的人数不胜数,因此案被杀的共有一个公爵、十三个侯爵、两个伯爵,各级官员更多,那些在胡惟庸案中幸存下来的人曾经心存侥幸,但他们不会想到的是,自己也不过多活了十几年而已,终究没有逃过这一刀。
  • 这些因为蓝玉案被杀的人死后也没有得到安息,他们的名字被编为《逆臣录》,我估计了一下,如果列出一万五千人的名字,列名至少是两个字,加上字就是五个字。
  • 这份《逆臣录》大概在三万字到七万五千字之间,赶得上一份硕士论文的字数。
  • 但这篇论文的不同之处在于,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用血写成的。
  • 蓝玉案把洪武年间的功臣宿将几乎一扫而空,从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开始,到此也应该告一段落了,该杀的杀了,不该杀的也杀了,大家歇歇吧。
  • 蓝玉的一生是极富戏剧性的,他的前半生一直笼罩在名将的阴影中,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历史并没有亏待他,在他的后半生让他成为了主角,建立了自己的功业,却又在他最出风头的时候将他拉下马,难道这是天意吗?
  • 但值得欣慰的是,他终究不负名将之名,用赫赫战功证明了他自己,他的不朽功绩将记入史册,为后人追忆。
  •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似乎又是幸运的。那一夜,我梦见百万雄兵。

◆ 在蓝玉案中朱元璋挥动屠刀,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你也可以想到,杀掉一个小小的蓝玉无须牵连这么多的人。而且蓝玉并不是胡惟庸,他的同党并不多,朱元璋却不断地把很多无辜的人当做蓝玉的同党杀掉,这就有点意思了。在这一举动的背后,隐藏着真实的目的。

太子朱标病亡

◆ 史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太子朱标病亡,其子朱允炆继太子位。

  • 如果联系起来仔细思考一下,朱元璋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 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但并非嫡子(其母为庶母),而朱元璋却早早地将他立为太子,可见他对朱标是很满意的。
  • 朱元璋对朱标的深厚感情,使得他在朱标死后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
  • 这个选择应该说也是不错的,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朱允炆也是个很好的继承人。
  • 但问题在于,朱允炆太小了,他不像自己的父亲,经历过开国时期艰苦的考验,也没有驾驭群臣的手段。
  • 蓝玉这一批开国功臣,文韬武略,能谋善断,只有朱元璋能够控制他们,朱标也还算有点威信,用俗话说就是还勉强能压得住阵,但朱允炆就完全没办法了。
  • 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岂能拱手让人,良弓走狗之类的要先清理干净,这样才能保证朱允炆的皇位。
  • 朱元璋杀掉了那些能干的大臣,但他还要考虑到,必须有人去保卫国家,而那些未经历过战争考验的书呆子是不能完成这一使命的。
  • 朱元璋完美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至少他自己这样认为),他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分封到了各地,这些人历史上称为藩王,允许他们拥有军队。
  • 我们不得不佩服朱元璋,他也想到了这几个藩王有可能会造反,于是他创造了一整套制度来制衡各藩王的权力,这一制度我们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 应该说他所制定的藩王制衡体系相当完善,但并不完美。
  • 再仔细的人也会有疏漏,朱元璋也不例外,他的这个体系有一个微小的漏洞,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漏洞虽小,却是致命的。
  • 另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明朱元璋杀害功臣的动机。
  • 有一次,朱元璋又要杀掉大批功臣,朱标看不过眼,劝他:“陛下杀人太多,恐伤了和气。
  • ”朱元璋没有说话,叫人找了一根带刺的木棍丢在朱标面前,让朱标去捡。
  • 朱标也不是白痴,看见有刺自然不动手。
  • 朱元璋冷冷地看着他:“我杀人就是要替你拔掉这根木棍上的刺。”这件事很清楚地说明了朱元璋的动机,但这个故事还有下半部分,从这一部分里我们能够了解朱标是怎样的一个人。
  • 朱标身为太子,却从来没有享受过皇帝的尊荣,但他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有必要出个场。
  • 出乎朱元璋意料的是,他的口气并没有吓倒朱标,这个平时说话轻声细语的儿子居然敢反驳,而且话说得十分难听。
  • 他以同样冷淡的口气说道:“皇帝是尧舜一样贤德的君主,大臣才会是拥护尧舜的臣民。”
  • 这句话是比较狠的,大致的意思是:有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子,你自己不贤明,怎么能够怪大臣呢?
  • 朱元璋被惊呆了,这个老实巴交的儿子居然敢挖苦自己!
  • 他勃然大怒,拿出当年打天下的气势随手操起武器——座椅,朝太子掷去。
  • 朱标身手敏捷,躲了过去,但朱元璋的这一板砖还是让他吓得不轻,回去就生了重病。
  • 朱标确实是一个仁慈的君主,而且他敢于坚持原则,属于外柔内刚的性格。
  • 朱元璋一生看人都很有一套,他选择的这个继承人也应该是相当不错的。
  • 而他的见识,似乎也很卓越,所谓“皇帝是尧舜一样贤德的君主,大臣才会是拥护尧舜的臣民”,很有见地,如果后来的崇祯懂得这一点,估计还能多撑几年。
  •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朱标都是理想的继承人,他自幼跟随朱元璋,谦恭待人,和大臣有着良好的关系,见识过腥风血雨而处变不惊,有着丰富的处理政事的经验。
  • 朱元璋对朱标也很重视,他在洪武十年(1377)已经将很多政事交给朱标处理,并告诉了朱标处理国家大事的四字诀“仁、明、勤、断”,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朱标的身上。
  • 可以说当时的朱元璋最信任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马皇后,另一个就是太子。
  • 然而上天似乎是要惩罚朱元璋,朱标比朱元璋更早去世,这个噩耗彻底摧垮了朱元璋,他不顾大臣的劝阻,将皇位传给了年纪尚小的朱允炆。这也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儿子的感情之深。

第37章 制度后的秘密(1)

◆ 朱元璋要建立的是一个等级分明、秩序严谨、近乎僵化的社会结构,在这个结构中,

  • 农民只能种地,商人只能经商,官员按照规定干好自己的工作,无论谁都不能越界。
  • 军户、民户、匠户的划分决定了在那个时代找工作从来都不是难题,不用费尽心思设计什么简历、洗干净脸、打好领带去参加面试。
  • 因为除了那些读书厉害的人之外,所有人的工作都是在投胎的那一刻决定的,你爹干嘛,你也干嘛。
  • 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所有人都各司其职,互不干扰,他们就像无数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一同组成强大的明帝国。
  • 这些制度之严密、周到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堪称典范。
  • 我们不得不佩服朱元璋,他不但打下了江山,还耗尽心力制定了如此完美的规章制度。
  • 他的目的也很明确:明帝国的所有问题我朱元璋都给你们解决了,制度也有了,方法也有了。
  • 后世子孙照着做就是了,我辛苦点没有关系,你们就等着享福吧。

◆ 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限制大臣的权力,然而明朝的内阁比以往的任何丞相都更专权。

  • 朱元璋规定老百姓不得四处流动,然而明朝中后期流民成风,四处游荡,丝毫不受束缚。
  • 朱元璋颁布了抑制商业发展的条令,并规定商人不得穿着绸纱等贵重衣物,然而大规模的工商业发展正是从明朝开始,而那些本应该是社会最底层的商人却穿金戴银,甚至登堂入室,为官经商。
  • 朱元璋严令太监不得干政,可是明朝的阉宦却个个都是重量级的(这与他废除相权有关)。
  • 朱元璋给他的所有子孙都准备了爵位和俸禄,然而一百多年后,他的很多后代都家道中落,穷困潦倒。
  • 这些朱元璋认为可以用千年万年的制度,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已经烟消云散。
  • 甚至他的继承者们也不再认真遵守这些规定,他们口中说着太祖成法万年不变,实际上却是各有各的搞法。
  • 偶尔有那么一两个脑袋不开窍地叫嚣着要恢复祖制,换来的却是众人嘲笑的眼神,甚至连当时的皇帝也不以为然。
  • 实际上,朱元璋为了保障自己的这套制度模式能够贯彻实施下去,对那些敢于改动和违反者,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如他曾明文规定太监干政者,杀;敢议立丞相者,杀;等等。
  • 可是这些措辞严厉的规定从来就没有真正发挥过作用。
  • 太监还是照常干政,内阁还是行使着丞相的权力,此路不通就绕道走,谁也没把太祖成法当回事。
  • 更让朱元璋想不到的是,他规定的事情往往都向着反方向发展,用俗话说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 在朱元璋的面前似乎有一个看不见的对手。朱元璋想往东,这个对手偏要向西;朱元璋想吃饭,这个对手却给他喝水。

◆ 朱元璋制定的这套政策是适应明朝初年的情况的,事实证明,这些制度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但朱元璋只是能人,却不是超人,也不会超能力之类的把戏,他不能停滞历史的进程。当他把自己的这些制度和方法作为“万世不变之法”流传下来后,这些过时的玩意儿在后人眼中就会变得荒谬和不适用,并成为绊脚石。朱元璋这一生有过很多厉害的对手,顽强的张士诚、凶狠的陈友谅、纠缠不清的北元、狡猾的胡惟庸,以及骄横的蓝玉,这些人都是一代人杰,然而他们都败在了朱元璋手下。直到他遇到了最后一个敌人——历史规则。

第38章 制度后的秘密(2)

◆ 锦衣卫还负责收集军事情报、策反敌军高级军官的工作,如在后来的万历朝鲜之战中,锦衣卫表现得相当活跃,收集了大量日军情报,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 锦衣卫的另一个可怕之处在于,他们不受司法机关的管辖,可以自己抓捕犯人,并审判判刑。
  • 在逮捕犯人前,锦衣卫指挥使会发给所谓“驾帖”。
  • 大家可能在《新龙门客栈》中看到过这件东西,要说明的是,“驾帖”并不是身份证明,而是逮捕证。
  • 锦衣卫持有此物逮捕人犯不受任何人阻拦,如有反抗,可格杀勿论。
  • 由于锦衣卫拥有几乎超越一切的权力,无论刑部还是大理寺见到锦衣卫都避而远之。
  • 锦衣卫还有自己的监狱,称为“诏狱”,此狱名气之大,甚至超过了刑部的天牢,因为能被关进这个监狱的都绝非普通人,往往不是大忠大善就是大奸大恶。
  • 事实证明,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确实很高,在胡惟庸和蓝玉案中,锦衣卫昼伏夜出,四处打探,以不怕杀错、只怕杀漏的精神找出了许多所谓的同党,并一一处决。
  • 这两宗案件也大大提升了锦衣卫的名声。
  • 毫无疑问,这是一群可怕的人,他们重权在握,除皇帝外不受任何人管辖,是皇帝重要的统治工具。
  • 但这一机构的始创者朱元璋却深刻地认识到了特务政治的危害,他知道如果放任下去,国家法律的约束性和权威性将荡然无存,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他命令撤销锦衣卫,并下令所有司法审判行为必须由司法机关执行(诏内外狱无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
  • 为了显示废除锦衣卫的决心,朱元璋还当众焚毁了锦衣卫的刑具,以示永不重开之意。然而很多事情只要开了头,就很难收尾了。

朝鲜成立

◆ 洪武二十年,冯胜和蓝玉率领军队打败纳哈出,控制了辽东,并在辽东设了铁岭卫都指挥使司,控制了铁岭。这是个敏感地带,因为铁岭在元朝时就是元朝和高丽之间的国界。高丽一直想占据这个缓冲地带,而明朝的军事行动无疑打乱了高丽王朝的如意算盘。

  • 高丽国王辛隅毕竟政治经验不足,居然去找朱元璋要求获得铁岭的领土。
  • 这一要求搞得朱元璋啼笑皆非,自己打了几十年仗,就是为了几块地盘,这位少年天子居然异想天开,想找连工资都不愿意多发的朱元璋要土地。
  • 结果可想而知,朱元璋严词拒绝了使臣。
  • 这位高丽国王也真是血气方刚,他命令调集各道军队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征伐辽东。
  • 那么这支远征军有多少人呢?
  • 据《李朝太祖实录》,这支部队一共只有近四万人。
  • 而他们的敌人——驻守辽东的明军,刚刚打败了纳哈出的二十万元军,在北元已经被击溃、退守沙漠的情况下,高丽的远征军有什么办法和这支久经沙场的明军对抗呢?
  • 但辛隅似乎并没有考虑太多,估计他是按照高丽军队以一当十的比例来计算战斗力的。
  • 这样看来,辛隅对当时形势的认识是比较糊涂的,但他派去打仗的将领却并不糊涂。
  • 至少李成桂不糊涂。
  • 这支军队的统帅是曹敏修和李成桂,他们分任左、右军都统使。
  • 李成桂一直反对和明朝决裂,他极力劝阻未能成功。
  • 作为一名将领,他清醒地认识到攻击辽东是以卵击石,但迫于上级压力,他还是率领军队出征了。
  • 大军到达铁岭后,李成桂并没有发动进攻,他另有打算。
  • 这位统兵大将先做通了曹敏修的工作,然后一咬牙、一跺脚,造反了!
  • 他带领军队打回了老家,废黜了辛隅,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这就是著名的李氏王朝。
  • 为了争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派使臣向明朝称臣,他向朱元璋递交了国书,新人新气象,李成桂废除了高丽的称呼,这个新的王朝需要一个新的名字。
  • 这个庄严的使命落在了朱元璋的身上,他经过慎重考虑,取“朝日鲜明之国”之意,为这个王朝确定了新的名字——朝鲜。
  • 从此这个名字成为王国的统一称呼,并延续至今。
  • 朱元璋亲自下令:朝鲜为永不征讨之国,明和朝鲜正式以鸭绿江作为边界。
  • 而朝鲜尊明为天朝,并采用明年号,此后朝鲜的历代国王继位后都要派使臣至明朝,得到明朝皇帝的确认并赐予封号。
  • 朱元璋和 李成桂 确定了明王朝和朝鲜和睦友善的关系,也立下了双方守望互助的诺言。
  • 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都遵守了自己的承诺。
  • 李成桂的建国举动及明朝、朝鲜和睦关系的确立,对后来明朝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促进了电视剧事业的发展。
  • 在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一百多年后的1506年,李朝中宗继位,在他担任国王的三十八年里,有一位医官靠着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一番事业。
  • 四百多年后,这位医官的事迹被拍成了电视剧,流行一时,名《大长今》。

第39章 终点,起点:最后的朋友们(1)

  •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杀掉了四十年前为他算命的 周德兴 (大家应该还记得他),这位已经被封为江夏侯的算命先生终于兑现了当年的算卦结果——卜逃卜守则不吉。他确实是无处可逃,也无法可守了。
  • 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杀颍国公 傅友德 ,一代名将就此陨灭。
  • 与他同时被杀的还有蓝玉的副将、在捕鱼儿海战役中立有大功的定远侯 王弼
  • 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元璋杀宋国公 冯胜 ,这位开国六公爵的硕果仅存者终于没有躲过这一刀。
  • 杀吧,杀吧,为了帝国的将来,你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当年的伙伴一个个都被送走了,事情终于可以了结了。对了,还剩下最后一个—— 汤和
  • 汤和 是很懂事的,与胡惟庸、蓝玉不同,他一向对朱元璋尊重有加,而且他很早就看出朱元璋的强大与可怕,所以他选择了放弃兵权,安享荣华。
  • 其实朱元璋并没有完全赶尽杀绝,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袭父爵)、武定侯郭英、长兴侯耿炳文都逃过了朱元璋的屠刀,但汤和与他们不同,作为与朱元璋一同起兵的伙伴,他比别人更有影响力、更有威胁。
    • 所以尽管汤和已经不再掌兵,朱元璋还是去看望了汤和,当然,这次探望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汤和的生死。
    • 当朱元璋看到汤和时,他惊奇地发现,这位当年英勇无畏的将军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流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
    • 汤和似乎也了解朱元璋的来意,他以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眼神看着朱元璋,那眼神中隐含着乞求。陛下,难道你真的一个都不留吗?朱元璋懂得这种眼神的意义。
    • 四十年前,一群出身贫贱却胸怀大志的年轻人,为了生存和理想,挺身而出,经历千辛万苦,推翻暴元,建立了大明王朝。
    • 他们曾经憧憬过未来,也曾互相许愿,以荣华相见。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有人死去,有人活了下来。而此时,幸存者只剩下了一个站着的人和一个躺着的人。
    • 朱元璋不会忘记,四十年前的濠州城,一个九夫长的身后跟随着一个谦恭的千户。

朱棣

◆ 至正二十年四月,根据可靠情报,陈友谅即将率大军进攻应天,兵势极为强大,谋臣武将个个人心惶惶,而就在这战云弥漫之时,一位身份卑贱的妻子为朱元璋生下了一个儿子。

  • 当然,这实在不是个生孩子的好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准备收拾包裹分行李散伙了,没人顾得上这位母亲和她的儿子。
  • 朱元璋照例去看了看,但也仅此而已,对他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命,儿子已经有三个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 在险恶环境中出生的这个婴儿,就是 朱棣
  • 而按照出生地属地原则,他应该算是南京户口。虽然他是城市户口,但他的出生环境似乎并不比当年的朱重八好,因为至少朱五四全家不用担心脑袋搬家的问题。
  • 一位传奇的帝王从此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从一声啼哭开始。
  • 自古有云:善用刀剑者,死于刀剑下。而对于这个婴孩而言,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似乎就是他一生的宿命。

第40章 终点,起点:最后的朋友们(2)

◆ 自从十年前被封在北平后,朱棣就和自己属地的邻居——蒙古骑兵打起了交道。

  • 由于双方住得太近,时常因为宅基地之类的纠纷闹点矛盾,谈不拢就打,打服了再谈,遇到打不服也谈不拢的就让朱元璋出兵远征。
  • 名将傅友德、冯胜、蓝玉都曾带兵自北平出击蒙古,朱棣虽是皇子,但他明白,在这些老将面前自己还太嫩,于是他虚心向这些名将们学习,丝毫没有皇室的架子。
  • 此外,他还随大军上阵,亲眼见到过刀劈斧砍、你来我往的拼杀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烈。
  • 当朱标在舒适的皇宫中学习孔孟之道、圣人之言的时候,朱棣正在凄风冷月的大漠里徘徊,在满布尸首的战场上前行。
  • 并没有人教导他将来要如何去做一个好皇帝、如何统治他的臣民,对此时的朱棣而言,在战场上活下去就是唯一的目标。
  • 兵书是不管用的,别人的经验也不能照搬,而要在这个战争中取得胜利,只能依靠自己。
  •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失败中获取胜利,在经历无数次残酷的考验后,朱棣最终掌握了战争的规律。
  • 他成长了,从一个战争的爱好者成长为战争的控制者,良好的判断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使他最终具备了一名优秀将领的素质。
  • 而无数次残酷的杀戮、无数具无名无姓的尸首也彻底地冷冻住了他的心。

◆ 朱棣的大军就如同当年蓝玉夜袭庆州时一样,冒着大雪向着敌人挺进。当他的大军到达乃儿不花的营地时,元军被惊呆了,然而更让他们惊讶的还在后面。这支远道而来的军队并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埋锅做饭,安营扎寨。

◆ 朱棣,是一个可怕的人。可怕之处不在于他俘获了多少敌人,而在于他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心智。他率领数万士兵远涉千里,冒雪顶风,历经千难万苦才找到敌人,这就好比寻宝片中,一群海盗费心劳力,疲惫不堪,终于找到了宝藏。相信所有的人在那个环境下都会极度兴奋。就要发财了!命运即将改变!当时的朱棣也是如此,他千辛万苦才找到了敌人,而此时的敌人也不堪一击,只要下个简单的命令,敌人就会被击溃,然而他却没有这样做。这就好比海盗们找到了藏有宝藏的海岛,打开了箱子,看见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头领却突然发话:大家回家吧,把财宝留在这里,明年再来取!如果有哪个不开窍的头目敢这样说,只怕早就被部下收拾了。简单的占有是小聪明,暂时的放弃才是大智慧。

◆ 朱棣为了这一刻等待了很久,眼看胜利就在眼前,自己的能力终于得到了展现的机会,父亲也会另眼相看,这是极大的诱惑。然而他放弃了,虽然是暂时的。他没有理会磨刀霍霍的部下的催促,没有下令去砍杀那些目瞪口呆的元军。他暂时搁置了自己将要获得的荣耀。这需要何等的忍耐力和抑制力!这才是朱棣真正的可怕之处:一个能够忍耐的人,一个能够压抑自己欲望的人。不要小看这个远征中的插曲,如果你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就可以从这件事情中获知朱棣的性格秘密。在史料中,关于朱棣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记载,也代表着他的两种面孔:一种是仁慈和善,他经常和属地的老百姓在一起,为他们主持正义,爱民如子;另一种是残暴嗜杀,用油锅烹死不服从他的大臣,灭杀他们所有的亲属。

◆ 这似乎是矛盾的,同一个人怎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然而这些都是史实。那么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答案很简单:朱棣有着两副不同的面孔不是因为他有精神病或者双重人格,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头脑极其清醒的人。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些什么,这两副面孔绝不会同时出现,它们分别有不同的用途。和善慈悲的面孔用来应付服从他的人,残暴凶狠的面孔用来对付他的敌人。对于朱棣而言,残暴是一种手段,怀柔是另一种手段,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是次要的,达到目的才是根本所在。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压抑自己的感情,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勉强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就是朱棣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41章 终点,起点:最后的朋友们(3)

◆ 对大臣们来说,朱元璋可能不是个好君主,但是对朱元璋的子孙们来说,朱元璋绝对是个好父亲、好祖父。

  • 其实朱元璋的这种行为反差的理由也很简单,就如同今天独生子女的家长,特别是那些当年曾经挨过饿的人,自然不忍心让孩子受自己那样的苦,他们恨不得代替子女去承担他们将来要经受的苦难。
  • 朱元璋确确实实是一个好父亲,他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团结一致,共同辅佐他选定的继承人朱允炆。但就如今天所谓的“代沟”一样,子孙们有自己的打算,特别是皇族的子孙,他们是无法体会朱元璋这种深厚的父爱的,在他们看来,这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早就应该领退休金走人了。
  • 他们关注的只是这个老者所坐的那把椅子。
  • 朱元璋奋斗一生,为子孙积攒下了大笔的财富,可当他走到人生的终点时,他的子孙的眼睛却只盯着他手中握着的那笔财富,投向这个老人的只是冷冰冰的目光。
  • 这无疑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悲哀。

  是时候了,让我们给朱元璋一个公正的评价吧。

  • 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 他经历千辛万苦,无数次躲过死神的追逐,从死人堆里爬起来,掩埋战友的尸体,然后继续前进、继续战斗。
  • 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陈友谅、张士诚、王保保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 朱元璋用他惊人的军事天赋战胜了这些敌人,可以说,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
  • 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 是的,谁会想到几十年前的那个衣衫褴褛、沿街乞讨的乞丐会成为一个大帝国的统治者。
  • 是的,命运之神其实并不存在,他也不会将什么宝剑和钥匙交给一个乞丐,在那绝望的日子里,并没有人去同情和可怜这个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 他告诉我们,坚强的意志和决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 他告诉我们,执著的信念和无畏的心灵才是最强大的武器。
  • 当朱元璋回望自己几十年的峥嵘岁月,回望自己一手建立的强大国家时,他有充足的理由为之骄傲和自豪!
  • 我是朱元璋,是大明天下的缔造者!六百多年过去了,但笼罩在朱元璋身上的争论似乎并没有停止的迹象。
  • 他有过不朽的功勋,也有过严重的过失,这些争论可能再过六百年也不会停止。
  • 朱元璋,你就是你,历经时间的磨砺、岁月的侵蚀,你还依然屹立在那里,你的丰功伟绩和成败得失都被记录在史册上,供后人评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

Date: 2024-08-09 五 10:10